台北某國小自行辦理教師甄試,其中有個題目引用馬總統接受媒體訪談,期勉各單位處理校園霸凌事件的四原則,遭考生、媒體批評。
筆者認為,若是將馬總統的話當「引言」,做題幹的背景介紹,其實無可厚非,例如有些題目會引用國父曾說什麼、陳樹菊表示、王建民提到等,再根據引言帶出題目,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不過,若要以人物言論作為考題內容,宜以大眾耳熟能詳的內容命題,但北市國小的題目所提到馬總統的話,連在第一線教學現場推動反霸凌,經常讀報、看電視的我都沒有聽過,何況是埋首教育專業科目的準教師。
更令筆者「傻眼」的是考題解答,反霸凌四原則竟沒有「積極輔導」。試問,有學生被霸凌了,師長、校方不需積極給予輔導嗎?如果不需要輔導的話,為何還要編列大筆預算防制霸凌、宣示反霸凌,及增置輔導人力,連續三年聘用近千名輔導老師?
我尊重馬總統對霸凌危機所提出的處理四原則,也尊重命題委員的專業,但答案若無法符合教育現場,那出題就沒什麼意義了。
墨客(高雄市/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