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高校招生(大學聯考)考試成績本周將公布,台灣的大學指考也將於七月登場。大批台商正為子女未來是否續留大陸升學、返台就學,或出國留學傷神。
儘管大陸逐步放寬台生在大陸就學的範圍,今年大陸大學免試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的標準由「學測」的頂標級擴大至前標級;大學數量也由去年首批一百二十三所擴大到二百零五所。但大陸大學競爭激烈,各類重點大學更是千中取一,名校「窄門」難進。
在大陸,台商子女在中學階段可以選擇大陸本地學校、國際學校及在大陸開設的台商子女學校。
由於台灣僅承認台商學校學籍,因此就讀大陸本地中學、國際學校的台生只能參加大陸的港澳台聯考或出國留學;而台商子女學校的畢業生還可憑學測成績同時申請兩岸的大學。
對台商而言,子女在大陸就讀,不僅可以家人團聚,更能加速融入大陸社會及累積人脈;因此,不少台商讓孩子中學階段就選擇大陸本地學校。
在上海民辦中芯國際學校,中學部約有一半是台生,他們多為中芯半導體公司員工及當地台商子女。執行校董胡淑光表示,根據不同的升學目標,台生會選擇學校中文部或英文部。大部分台生畢業時,都選擇參加港澳台聯考就讀大陸的大學,部分學生則選擇去美國留學。
今年上海台商子女學校共有二十四名畢業生,其中二成學生選擇在大陸就讀,七成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