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聯合國肥胖監測小組最新報告顯示,台灣六至十八歲學童肥胖盛行率達二成六,陽明大學研究團隊蒐集國內三萬多名國小至高中學童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睡不足八小時」,男、女童均增一點七倍變胖的風險;「每天看電視超過兩小時」的女童,變胖危險更達一點九倍。
研究由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副教授劉影梅擔任主持人,團隊成員包括簡莉盈、張博論博士以及署立雙和醫院復建醫學科主任劉燦宏。劉影梅表示,以前多認為學童肥胖肇因於飲食,但研究發現學童飲食的差異性不大,反而與睡太少、坐太久的行為有關。
睡眠時間不足為什麼會胖?她指出睡眠時除分泌生長激素、還會分泌瘦身素,尤其在晚上十一點至三點不睡覺,食欲反而會更好,因此國內學童長期睡不夠,成為變胖的危險因子。
久坐的休閒型態則是另一項因素,劉影梅表示,學童上學時已經坐很久,若課後還看電視逾兩小時,男、女各有一點四倍、一點九倍變胖危險;女童普遍運動量不如男童,因此研究也顯示,女童每周若費力運動不足兩小時,甚至有三點三倍的變胖危險。
劉影梅表示,減少久坐的方式,就是要讓學童自然的「追、趕、跑、跳、碰」,比如她協助宜蘭縣國小推動跳繩活動五個月,發現跳繩組學生比對照組平均長高一點五公分;對於要減肥的人來說,甚至要從事讓說話會喘的費力運動,比如持續慢跑二十分鐘等才有效。
然而研究發現,過去一年有減肥經驗的學童,竟有一成三曾用催吐來減肥,而且男生比例比女生高、小學生又比國高中生高,可能因學童對減肥沒有足夠的知識,所以選擇看似最便宜、簡單的催吐方式。
劉影梅提醒,催吐會造成惡性循環,因為吐了之後更容易暴飲暴食、再次又發生催吐行為,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嚴重的心理、精神問題,甚至衍生成厭食症。每天吃早餐及睡足八小時可以減低催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