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你我他】張良——謀士楷模

苗方 |2011.06.21
2296觀看次
字級

張良(?-前五八六年),字子房,祖籍潁川城父(今安徽亳州市)人。祖父和父親都擔任過韓國的宰相,助劉邦建帝國,是漢王朝的開國元勛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他十分懂得退隱之道,取得成功之後,封為漢「留侯」(留縣,為今日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東南)。自此藉口練習氣功,長期閉門不出,因而讓他幸運逃過了無謂的災難。後諡號「文成」,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史記》中有專門的一篇《留侯世家》,記錄他的生平。

關於張良的後代,優秀者頗多,包含其子張辟疆、東漢學者張超、蜀漢將領張翼等皆是。

傳說張良曾意外得到姜太公呂尚所著的《太公兵法》,從而成功襄助劉邦登上王位;而《史記》則說授書給張良是仙人黃石公,即有名的「圯橋三敬履」與「孺子可教」的故事。

張良十分講義氣,曾經救過殺人犯項伯,項伯也知恩圖報,劉邦封為巴王時,張良懇請項伯向項羽求情,因而改封劉邦為漢中王(亦稱漢王);又於「鴻門宴」時,除了樊噲協助劉邦逃脫,也因有項伯緩頰,才救了劉邦一命;而當韓國被秦國滅掉後,張良不惜散盡家財求得一大力士相助,伏擊行刺秦始皇於博浪沙,雖未成功,其義氣可證。

張良的事蹟,最出名的是謀略,劉邦受困於滎陽城時,他以計策挑撥項羽與范增之間的互信,致使范增求去,項羽自此失去最佳謀臣;當劉邦毀信突擊項羽,但遭反擊而產生危機時,張良提議拉攏他力(韓信、彭越)等,形成包圍之勢,最終消滅項羽。

在擊敗項羽後,婁敬建議劉邦建都長安,但遭群臣反對,張良則認為長安條件比洛陽好,劉邦最後決定採張良之言建都長安。後來七國之亂時,朝廷軍正好依照張良規畫,沿著長安順流而下,進攻關東。

他另一謀略是解除繼承危機。漢高祖寵愛戚夫人,欲改立戚夫人之子為太子,皇后呂雉向張良求教如何保住太子劉盈,後依張良計,請出四位名高德重的長者「商山四皓」共勸劉邦,才打消高祖廢立之意。

漢朝建立後,劉邦稱讚張良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記‧高祖本紀》),故後世常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來稱讚傑出軍師。坊間亦有俗諺:「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讚歎張良的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