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經典名句】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編著/文心工作室 |2011.06.17
11274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張先〈天仙子〉

讀懂名句

手持酒杯,靜聽〈水調〉之曲,午間醉意已醒來,但心中的憂愁仍存在。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時會再回來?傍晚時攬鏡自照,感嘆光陰飛逝,想起錯過的往事,如今也只能從追憶中尋求,令人徒然神傷。

池水漸暗,沙灘上並排一雙鳥兒,月亮從雲中穿破,花朵也在月下擺弄身影。層層簾幕將燈光緊緊遮住,此時風大,而人聲剛剛靜止,明日醒來落花應已堆滿路徑。

詞人背景

張先(九九○~一○七八年),字子野,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工小令,也擅於慢調,內容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男女之情,以及都市社會景況,晚年退居鄉里,詞作與柳永齊名。據南宋人胡仔所編《苕溪漁隱叢話》引《古今詩話》所記,張先在〈行香子〉寫下「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名句,從此被人封為「張三中」;但張先本人並不贊同,認為應叫「張三影」更貼切,自認生平最得意力作即〈天仙子〉之「雲破月來花弄影」、〈歸朝歡〉之「嬌柔懶起,簾壓捲花影」,以及〈剪牡丹〉之「柳徑無人,墜風絮無影」,因為以上三闋都有出現「影」字,消息傳開,眾人改稱他為「張三影」。

名句故事

〈天仙子〉詞題為「時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張先在宋仁宗慶歷元年(一○四一年)擔任過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當時他已五十二歲;從詞題可知張先寫〈天仙子〉的當晚,本有一場聚會,他假託生病為由,不願前往,在家追憶似水年華的往事,此詞正是描寫張先步入晚年,內心產生的徬徨不安。

〈天仙子〉下片中「雲破月來花弄影」,亦是人們耳熟能詳之句,王國維《人間詞話》評說:「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據《苕溪漁隱叢話》引《遯齋閒覽》所記,當七十多歲的張先來到京城,當時的工部尚書宋祁,顧不得自己官階比張先的都官郎中來得高,即先去登門拜訪張先,命僕人在外喊道:「尚書欲見『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

張先從屏後聽見,立刻回應:「得非『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耶。」出來相見後,邀請宋祁進入屋內,兩人相談甚歡。這位工部尚書宋祁,曾寫過一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他與張先這段問候的相識經過,被傳為一時美談。

新說名句

「往事後期空記省」,寫出回憶往事的悵然無奈。詩仙李白〈前有一樽酒行〉寫下:「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當年意氣不肯平,白髮如絲嘆何益。」詩人描寫從暮春紛飛的落花,體會到生命如同花開花謝,不禁湧上歲月摧人老的興嘆。這首詩與張先〈天仙子〉都蘊含一層「臨老傷春」的意味。古今文人,面對年少來不及表意的情感,等到往事都已成煙,無法重新來過時,也只能在心中徒留「空記省」的感傷。(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