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堂風光192--惜

大地 |2006.08.10
337觀看次
字級

禪堂規律的生活作息中,有幾點心得:

晝行當惜陰:佛門的作息以鐘板訊號為主,從排班當中,可以觀照人的惰性。剛進堂前兩個月,會在第二陣叫香前排班站好,後兩個月,聽到第一陣叫香,知道還有五分鐘,第二陣之後,還有三分鐘。於是,排班時間愈來愈拖延,養成了拖拉的習慣。我體會到為什麼師父上人出門都是等人,他人生三百歲的事業,就是守時、不拖拉,因此,把握分分秒秒,珍惜光陰也是修行法門。

日用當惜福:「減少一分欲望,道念就增一分」,吃的、用的只要夠用就好。進堂前所帶的物品,原以為會用得上,現在才覺得這些都是多餘的。由外在物質來規範內心的惜福,不讓物欲的魔王侵犯原有的清淨心。凡夫的心,用少許銅錢去計量;聖賢的心,則以無盡的因緣去愛惜,因此要珍惜周遭事物的來處不易,勤修戒定慧,面對名聞利養時即能安然超越。

說話當惜言:能夠禁語是一種享受,雖然內心難免有話要說。初參者口關不開,妄念自然消滅,循序漸進,不起二想,觀照緣起性空,自能身心安住。喜怒不動身安泰,稱毀不動佛國現前,人與人之間常因語言造成紛議怨恨,《龍舒增廣淨土文》裡曾舉九種譬喻,說明口業的得失:口誦佛名如吐珠玉;口宣教化如放光明;口談無信如嚼木屑;口好戲謔如掉刀劍;口道穢語如流蛆蟲;口說善事如噴清香;口語誠實如舒布帛;口言欺詐如蒙陷阱;口稱惡事如出臭氣。我們在此求法學道,學習知恩報恩,隨時讚美說好,做事溝通協調時,千萬不要情緒化,應抱著能解決問題的心態顧全大局,虛心下問,才能圓滿成事。

遇人當惜緣:這期的同參有許多人曾是同學、同事,今日能夠不約而同進堂,實是宿世法緣。一路走下來,對「事」境要以泯相性起,隨緣起來觀照,面對人我是非要能心平氣和,隨緣消業。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也能減少人我的對立。《增一阿含經》言:「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不觀人我是非,唯心心念佛、念法、念僧。

珍惜一切因緣,不執著它,不錯過它,誠懇做人,踏踏實實地活在當下,每個當下都惜陰、惜福、惜言、惜緣;我如此期許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