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榛(1495-1575),字茂秦,號四溟山人、脫屣山人,山東臨清人,明「後七子」之一。初與李攀龍、王世貞結社酬唱,規輔盛唐,曾與王世貞義救詩人盧楠。有《四溟集》、《四溟詩話》。
其詩盡擬塞外風光,如〈塞下曲〉:「暝色滿西山,將軍獵騎還。隔河見烽火,驕虜夜臨關。」此詩言薄暮氳罩西山,將軍親領騎兵巡還。烽火傍河四燃,北方驕雄胡人趁夜欺臨關隘。中國名為「西山」者繁多,北京、昆明、蘇州、桂平、太湖、太原、鄭州、江西、鄂州、永州等地都有西山。
另〈遠別曲〉的女怨:「郎君幾載客三秦,好憶儂家漢水濱。門外兩株烏臼樹,叮嚀說向寄書人。」此詩哀語親夫客秦,女子獨憶漢水之濱。門外烏臼樹若有靈性,寄語差使傳情。戰國時,「三秦」就是陝西,為秦國屬地,因此陝西亦稱為秦。秦亡,項羽封秦地予秦三降將,章邯為雍王,屬地關中西部;司馬欣為塞王,統關中東部;董翳為翟王,治理上郡,故又稱為三秦。「儂家」為江南吳語,即是第一人稱的我,見《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子夜歌》:「歡愁儂亦慘,郎笑我便喜。」「烏臼樹」又名瓊仔樹、木樟樹、蠟燭樹等等,果實可製油漆、蠟燭、肥皂,葉紅似楓,見宋「梅妻鶴子」的隱士林逋〈水亭秋日偶書〉:「巾子峰頭烏臼樹,微霜未落已先紅。憑欄高看復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又〈秋日懷弟〉見際遇寥落:「生涯憐汝自樵蘇,時序驚心尚道途。別後幾年兒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殘燈夢有無。遙想故園揮涕淚,況聞寒雁下江湖。」首聯寫兄弟際遇多舛,清苦自維,落魄如斯。「樵蘇」意伐木刈草,糧食不繼,生活清貧,而有樵蘇不爨、樵蘇失爨、樵蘇後爨、樵蘇客之喻。頷聯寫別後多時,兒女見長,弟兄雖孤而情深。「兒女大」對應「弟兄孤」,一是子嗣賡續的希望,一是兄弟相隔的無奈。頸聯以景襯情,秋意滿懷,無邊落木憑添惆悵,宵雨難消,殘燈影隻,彷若夢中客鄉,盡是無奈孤寂。尾聯思鄉情切,涕淚如雨,寒雁淒鳴,江湖夜雨,脈脈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