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吹面不寒楊柳風

羅秀美 |2011.05.30
30233觀看次
字級

「吹面不寒楊柳風」語出釋志南(一作釋志安)〈無題〉:「古木陰中繫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詩人說道,我在溪邊老樹下乘坐小船出遊;一時遊興大發,拄杖行至橋東。沿途但見杏花和細雨一同飄落,幾乎沾濕了我的衣裳;而柳絲亦隨和風拂面而來,卻絲毫不令人感覺寒冷。

釋志南,南宋詩僧。生平不詳,但此詩卻流傳千古,尤其是後兩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更是膾炙人口。

此詩寫的是詩人在和風細雨中拄杖春遊之趣。但見詩人在古木蔭下乘坐小船出遊,之後則拄杖步行,但別出心裁的詩人卻說是「杖藜扶我」,將藜杖人格化,彷彿他是一位可依靠的遊伴,予人安全感

詩人遊興大發,欣欣然走過小橋,一路向東前行。「東」往往與「春」的涵義相連,春神即稱東君,東風更專指春風。可見詩人之詩藝亦高,藉由「過橋東」,暗示這是一次愉悅的春遊。

最精采的後兩句,特以「杏花雨」及「楊柳風」具體描繪了春之畫意詩情。「杏花雨」頗有韋莊「霏微紅雨杏花天」與陸游「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之韻味。而「楊柳風」更見楊柳新綠而隨春風搖曳的浪漫氛圍,很有湯顯祖「池暖風絲著柳芽」之情調。是以,杏花雨「沾衣欲濕」貼切的形容了初春細雨似有若無的美妙,恰似陶淵明「衣沾不足惜」的風味;「吹面不寒楊柳風」亦有薰人欲醉的春暖之感。

詩人便在此美景中扶杖東行,漫步於杏花春雨與不寒楊柳風交織的迷人春色裡,好一幅愜意的春遊圖畫,詩人乘興遊春的怡然躍於紙上。

進而言之,沾衣而欲濕未濕的春雨,以及吹面而來卻不寒的楊柳風,其實大有深意。杏花雨與楊柳風看似客觀存在的景物,卻於「沾衣」與「拂面」之際與詩人身體結合為一,感受亦深。如此便具備物我合一、天地並生的意義了。因此,詩人面對此情此景,以其曼妙難以言喻,便姑以「無題」稱之了。

是以,一路春遊的詩人,在爛漫春光中,於「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寫景中,體會了人生奧義。原來既是乘小船而來,便解纜登船回寺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