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和歐盟昨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同意開始協商雙方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為簽署規模達數十億歐元的自由貿易協定而努力。歐盟目前是日本的第三大貿易夥伴,日本非常希望達成自貿協定,以利進一步提升對歐出口。
將有二十七個會員國的歐盟視為一體的話,這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是第四大。
日本與歐盟在雙方高峰會後發表聲明說,彼此的領導人「同意為簽訂深入而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和經濟夥伴協定,處理涉及雙方利益的問題,展開談判過程」。
聯合聲明中說,為此目的,雙方將盡快展開談判,以期將相關的目標範圍與高度加以界定,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六至九個月時間。
聲明中並說,為加速展開自由貿易談判,歐盟執委會將在成功確定範圍的基礎上,立即展開批准談判的過程。
上述聲明列舉出將要探討的問題,包括關稅、非關稅措施、服務業、投資、智慧財產權、競爭以及政府採購等。
南韓政府四月下旬宣布南韓和歐盟的自貿協定將在七月一日生效後,日本就積極在這方面尋求進展,日本企業界不斷對政府施壓,不要落後南韓。
日本對歐盟地區的關鍵出口品是汽車和平面電視,而且面臨南韓產品的競爭。歐盟對日本這些產品課徵關稅,和享受自貿協定優惠的南韓產品相比,十分不利。
三一一地震海嘯後,日本特別迫切尋求提升出口之路。大地震嚴重打亂國內生產,造成日本貿易在四月出現三十一年來首度赤字,一至三月則以百分之三點七的年率萎縮,造成日本經濟再度陷入衰退。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表示,自貿協定對歐盟和日本是兩利之事。不過,歐盟關心的主要是政府採購規則和歐洲企業面臨的投資障礙。法國和義大利則擔心自貿協定達成後,他們的汽車業會吃虧。
歐盟過去一直力促日本增加公共採購並取消非關稅障礙,日本首相菅直人上周從東京啟程赴歐前,曾交待內閣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高峰會後,菅直人也表示,日本將在非關稅障礙和政府採購方面力求改進,為自貿協定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