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臉」來了

 |2011.05.28
602觀看次
字級

【本報訊】台北市立動物園最近又增添了一位「生力軍」,兒童動物園區的白面捲尾猴在四月新生的小寶寶,取名「貝春」,但因為一直緊緊抱在媽媽的肚子上,除了吃奶就是睡覺,暫時未確認性別。

園長葉傑生表示,白面捲尾猴平日總是在樹叢間快速活動,猴媽媽不論是攀爬或是在灌叢間穿梭,動作都小心翼翼,還不時用手撐住小寶寶的頭,牠們住在兒童區可愛劇場旁邊,與同是捲尾猴科的松鼠猴和蜘蛛猴為鄰。

根據記載,白面捲尾猴在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工具,曾經觀察記錄說白面捲尾猴會用葉子從樹洞中取水來喝,在台北動物園內也可看到白面捲尾猴用雙手搬起石頭敲打,雖然還不知道牠們的用意是什麼,但這是動物園中其他猴子沒有見過的行為。

白面捲尾猴是白天在樹上活動的群居性動物,平均一至兩年生一胎,一胎通常只有一仔。


英名:White-fronted Capuchin

學名:Cebus albifrons

分類:哺乳綱靈長目捲尾猴科

分布:南美西北包括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東秘魯、巴西

體型:體重1.1~3.3公斤

食性:雜食性,吃漿果、堅果、種子、花及花苞、樹葉、昆蟲、小型脊椎動物及鳥蛋等(棲息在海邊的個體還會吃蟹及貝類)

棲地:雨林、海邊的紅樹林都可以棲息

壽命:平均約40.4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