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談】考官也要被考

李曉巧 |2011.05.26
1354觀看次
字級

古代科舉中,不僅讀書士子求功名要考試,主持各省鄉試的主考官在任命之前也要經過考試篩選,這個規制起始於清代。

清代科舉政策規定,各省鄉試正副主考官一律由京官擔任,被稱為「試差」,有名有利,很多在京官員都想當,號稱「為國掄才」,因為責任重大,皇帝很重視,為了保證考官的「質量」,進行選拔考試,稱「考試試差」,簡稱「考差」。

據史料記載,「考差」一制正式實行於雍正三年正月,雍正皇帝雷厲風行:「從前學政、主考,皆就其為人謹慎者派往,並未考其文藝。其中竟有不能衡文者,或因中試之後荒疏年久故耳。著將應差之翰林,並進士出身之各部院官員查奏,俟朕試以文藝,再行差委。」

是啊,你想作為一省鄉試之主考官不能「帶了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自身於文章之道一竅不通,而去為國家選拔文臣,豈不是笑話。

那麼,怎樣「考」那些想當考官的京官呢?方式有二:一是先推薦再考試,二是「海考」之後選拔優秀者。

雍正三年,「吏部遵旨將翰林院及進士出身官員具奏,召集於太和殿,試以《四書》文二篇,彌封訖,恭呈御覽,親定甲乙……以備鄉試差遣。」

乾隆三年三月,皇帝先是叫大臣們保舉可堪「試差」的官員,再行考試,幾天後,忽然又新頒諭旨:「今思翰林、科道、部屬等官,應差主考者,人數甚多,其未與保舉之列者,亦著一體考試。不願出差者聽其自便。」

實際上,「無論保舉與否,一體考試」。又過了六年,乾隆帝再從故事,命二品以上大臣先保舉「考差」人等,再考試。

考差的內容。雍正三年規定「試以《四書》文二篇」,乾隆時增加排律詩一首。嘉慶二十四年「考試試差人員,自此次為始,《四書》題文兩篇內著減去一篇,添《五經》文一篇,仍用五言八韻排律詩一首。」

至此,形成考差定制:「考試試差,欽命《四書》題一道,《五經》題一道,詩題一道」,共三題。

「考差」考試只進行一天,自帶筆墨紙硯,當堂考試,當日交卷,試卷密封。

除了以學問才華、考試成績來衡量選拔考官之外,統治者也非常重視考官的人品道德。乾隆皇帝就曾特別強調,於考差人員中要「擇其人品端方、學問醇正、堪膺衡鑒之寄者」。

考差的時間。雍正三年的首次考差在三月的舉行,其後的考試一般都在四月。清人筆記中常言:「考差者在子、午、卯、酉年之四月。」 唯具體日期,那當然得再請示皇帝啊。

考差地點。也就近皇帝的方便,就設在宮廷之內,只是具體地點不固定。據說,雍正年間常在太和殿;乾隆三年在保和殿,其後多次在正大光明殿;嘉慶、道光朝大多在上書房、正大光明殿、保和殿,而乾清宮也作過考差地點;到了光緒初年又改在保和殿進行。

前面都是考差的過程環節,關鍵點是最後選派誰當「試差」。

嘉慶十五年,頒旨:「閱卷大臣不必排定名次,唯各於所閱之卷,將取與不取分為兩束……一體進呈,候朕詳加披覽,親定去取、前後。」後來嘉慶又要求「另書空名之名單,隨卷進呈」,由皇帝「親拆彌封,填注姓名」。

不到最後關頭,除了皇帝,其他人不知道考差名次。甚至在簡放試差時,「有名次在後而出試差者,亦有名次在前並房考官俱不用者,原不拘定所取之高下。」

文廷式就是一例。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文廷式在試差殿考中只獲第三等,卻被光緒皇帝親定奉派本年恩科江南鄉試副主考;而獲第一等的十人中,也只有三人奉派試差,要按考試名次來決定,是遠遠輪不上文廷式的,但,他是光緒皇帝的親信。

也有的官員運氣好辦事能幹,皇帝喜歡,連著得「試差」的,道光年間的翰林張集馨便是,他於道光十四年六月、道光十五年七月,兩次分別被派往湖北、河南作鄉試副主考,實在是聖恩優渥。

由此可知,清朝「考差」的京官能否得到「試差」,一是要看有無學問,二是看皇帝欣賞與否。其實,後者更關鍵。

最後,得到「試差」的官員,「凡放試差,五月初一,以遠省雲貴為首批,陸續放至七月,以近省山東為止」。

遙想當年,那些選拔出來的鄉試主考官們,一批一批,風光滿面地走馬全國各地「為國掄才」,何其幸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