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傳統技藝中的草編玩物幾乎沒落,高雄市鳥會解說員翁秀麗不但習得這項充滿濃濃古早味的藝術絕活,還揚棄一般編織使用的大王椰子樹葉,改用蒲葵樹葉當素材,原本看似枯黃的細條扁葉,經她化腐朽為神奇後成了活靈活現的各式動物、植物。
約十年前,翁秀麗意外結識一名會草編技藝的義工,從此覺得大自然就像間美術教室,處處都有素材可以變成藝術品,她愛上草編,學習至今不曾間斷,還經常免費教學,希望將傳統技藝流傳下去。
一般人印象中的草編玩物都是綠色的,但翁秀麗利用經過特殊處理的蒲葵樹葉,使得玩物帶有復古風味的土色。她說,傳統草編大多使用大王椰子樹葉,但放幾天後葉子枯黃萎縮,作品會變得皺摺難看,因此她投入心血找尋其他素材,曾用過芒草、林投樹葉效果都不好,直到她發現蒲葵樹葉。
翁秀麗指出,蒲葵葉要在發新芽且未完全展開前就採集,並放置在通風處自然蔭乾,讓葉子慢慢縮水枯黃,接著還要用濕毛巾將皺摺壓平,光是這些程序,就耗時半年。處理過後的蒲葵葉就能拿來編織,蚱蜢是基礎入門,熟能生巧後,不到五分鐘就能完成一隻蚱蜢,再利用大頭針「畫龍點睛」,蚱蜢更富有生命力。翁秀麗還能做魚、鳥、螞蟻、蜻蜓、繡球花、麥穗等動、植物,放在室內當裝飾品,點綴一屋的「自然」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