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好禮〈一九二九-〉生於安徽省阜陽縣,奉台師範畢業,政戰學校藝術系畢業,師承名家胡克敏教授。曾舉辦過台美個展及聯展二十餘次,入選台灣省二十二、二十三屆油畫及中國文藝協會獎等榮譽。《談畫荷》是本中英畫集,漢康出版,由星雲大師為序,李奇茂教授題誌;內容涵蓋荷的自然生態、畫荷技巧及作品選輯,印刷精美,荷影動人。

約在三年前於文協開會活動中認識了高好禮,承這位溫雅、謙遜的長者關愛,賜予荷畫一幅。最近再度與會,方知前兩年苦於罹患攝護腺癌,直到今年已逐漸康復;返家後,立即收到《談畫荷》,對愛荷的我,特別感動。
臨夜賞讀,出神觀照,荷靜謐拂動的韻律節奏與樸實沉穩的內涵;彷彿中,藕花香氣陣陣襲來,任憑知性與想像優遊其間。
不難看出,高好禮的筆觸輕靈,能釋放出墨色散染的層次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氣息,也展現出對大自然無爭的禪心,是其藝術表現不可思議的極限。
尤其,他心裡頭期盼的是,人人樂於親近自然與享受藝術的社會,又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人生。荷,正代表著他內在的精神與韌性。晚年的他,更以自在的心,畫出許多賞心悅目的風景、或恆久純真的視覺藝術。
高好禮也是個以自然為師的書畫家,在無數次刮風暴雨的觀荷過程中,既能不斷地省視、感悟荷的生命力,也讓觀者共同體會藝術創作之甘美。因而,星雲大師在他的書序裡,記下這一段文字:
高先生作畫,以荷花神韻為主,故能顯現靈性,與佛心相契,不只本身畫荷,更進一步能傳授畫荷的技法,令人欽佩。
而李奇茂教授在專誌裡,則有這樣一段話:
老友好禮學弟,數十年精研中西繪畫、工書法,在剛柔相濟中,行草創寫簡筆荷花,立意上追古人。論畫形似、神韻、意趣並重,表現主觀心,不失客觀之物。
此書裡,有幅〈蒲塘爭寵〉〈佛光緣美術館珍藏〉,喜歡它的原因是,典型地反映了高先生對荷的藝術追求與人格精神。他不僅是個藝術家,而且有胸懷磊落的崇高性。平日簡樸的生活中,有文人篤實的一面,也有不阿諛奉迎的精神氣度。我以為,高先生能把荷的氣魄、骨力、風韻描繪得如此自如,這韻潤的墨功,筆簡形具,帶給觀者寧靜與祥和,這或許來自其對荷無限的深意與無邊的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