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味道

文/汪順平‧攝影/胡福財 |2011.05.19
1058觀看次
字級

日出,一個多麼讓人為之振奮,彷彿眼前瞬間迸現光明的名詞。

不久前,友人從台中北上,送了我一盒當地知名品牌的鳳梨酥。

這家的甜點一直以來也是我的指導教授所喜愛的。而我去年年中,僅吃過了這家也相當出名的乳酪蛋糕,鳳梨酥還是頭一遭。

接手的那一瞬間,映入眼簾的是相當復古的仿郵遞包裝。上頭還有麻繩呈十字狀地纏繞著,彷彿只要一拆卸下來,就有累積了數十年的過往湧現,並撲向手足無措的我。

對於這種復古型的設計,我總是愛不釋手。

仿郵包內的商品文案,就像《海角七號》內友子所收到的情書,信紙以及手寫的娟秀筆跡,訴說著對你我的綿綿情意││是如何地為了你挑選食材,如何地為了你去蕪存菁,如何地為了你,與眾不同。

多有香味的想像啊!香奈兒五號。

就算你在海的那一邊,也可以感受得到這滿滿要狂溢而出的情意。  

一個個的獨立小包裝上,墨印的是「鳳梨」這個果實的樣貌││綠的葉、黃的身,上頭還可以細見皮上的刺。突然驚覺舌尖一陣輕麻││原來腦海中早已不知不覺浮現起嚼食鳳梨果肉時的那酸、那甜、那刺激的想像。

一撕開,黃澄的餅皮伴隨著甜膩的香味撲鼻而來,芳香彷彿鑽子一寸寸從鼻尖鑽入腦髓,我瞬間跌入記憶的黑洞,無法復返。

誰說記憶沒有味道?

時空置換。掀開眼簾,映入的是一個小女孩用她稚嫩的雙手,和弄著麵糰;一旁的瓦斯爐上正在烹煮著甚麼,而婦人好整以暇地在鍋中攪拌著那濃得化不開,如果凍般的黃褐色膠狀物質。

原來那是鳳梨,從市場精挑細選而出的土鳳梨熬煮而成的濃郁糖漿。

鏡頭拉近,那一陣冒出的香甜輕煙連鏡片都要結出甜霜。

婦人不斷往鍋內倒入白糖。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糖粒如雪般颺落在黃褐色的漩渦中,時間一分一秒就這樣毫無顧慮地旋入了。

看著她們的舉動,我是這處時光隧道中的過客,但又無可避免地與自以為已源遠流長的記憶之網重疊。肆無忌憚地沉浸在這樣的畫面,這樣的甜和這樣的香,無法抽身。

我已經是他們之中的一份子了。

化身為糖,可以和土鳳梨一同旋入艷陽之下的恍惚炙熱;化身為麵糰,可以等待如何在那反反覆覆、一層又一層如撫觸般的細心揉弄中,散發出自身特有的麥香,再一會兒,就能夠以己身覆納住那艷陽下的濃稠熱情、那熱戀般的甜蜜負荷。

但我更希望化為那女孩,以自身之小手,為婦人作些甚麼。

是的,我總希望能為她做些甚麼。就算相隔兩個世界已十多年餘,仍冀望能為她付出一些甚麼。

但一切都已來不及了。

記憶網中的女孩咬下一口出爐後的鳳梨酥,那熱燙、那滿滿溢出無法抵擋的甜中帶酸,一陣陣地刺激著味蕾,也刺激著我的。記憶與現實不斷交錯,手上包裝內的這塊鳳梨酥,豈不就是包覆著十餘年來所朝思暮想的記憶的味道?

絕不含冬瓜。是啊,記憶中的全然有著母親味道的鳳梨酥,不也是「絕不含冬瓜」?

那是一種對味道純然的、唯一的堅持。

曾以為這輩子再也無法企及的感觸,竟在這家中部的甜點內,找到了慰藉。

重重地跌回現在,才發現面頰濕潤著不知何時流淌的熱淚。

嚼食著記憶中的味道,連淚也是甜的。

生命好像繞了一圈,但回不到原點。在人生這段不長不短的旅程中,自己彷彿就像一輛載客的公車,乘客來來去去,但沒有一個人會願意陪著自己從起點坐到終點。

但每一站上車的男女老少,就算僅有短短地搭過一站,也帶給自己截然不同的感受。那溫度、那些一舉一動、那些在喜怒哀樂時所訴說的話語、那些牽手和擁抱、那些次的轉身離開。

人生的旅途中,你的退出、他的進入,都有其深層的意蘊。

我如此地深信。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