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與雲岡石窟第十二窟同樣大小的巨型油畫《樂府洞天》,四月已運抵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在完成實地的後期修改後,作品將被送往國家大劇院進行展出。
「雲岡石窟第十二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用雕刻記載古代音樂演出場面的文化遺產,因而被譽為雲岡石窟的『佛籟洞』和『音樂窟』。」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說,《樂府洞天》是作者韓建華、景玉書歷時六年,用西方油畫結合3D技術加以展現。
《樂府洞天》高約六公尺、寬約十二公尺、總面積七十多平方公尺的畫作,將第十二窟窟內四千餘尊雕像以及窟內人物所使用的十四種、四十七件古代樂器盡收其中。
在前期製作中,作者以分段式攝影將洞窟景象完整拍攝後,用電腦3D技術對數以百計的圖片進行立體構圖設計,使其與文物原景比例相協調,最後用油畫的形式加以展現。由於作品尺幅太大,作者不得不將其分為十部分來創作,然後再進行整體拼接。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市西十六公里的武周山南麓,現存主要洞窟四十五個,計一千一百多個小龕,大小造像五萬一千餘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二○○一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