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醫師,我媽媽的左手上周還能抓頭髮止癢,這幾天突然完全不能動,只能維持固定的姿勢…」張老太太的媳婦擔心地說。
我做完神經學檢查後,懷疑是再次中風。
「中風?雖然我婆婆右邊已經在去年中風了,可是我婆婆的左邊,這幾天都還能『用力』的維持著不動的姿勢,真的是中風嗎?」
「妳婆婆的左手,雖然現在看起來還能維持『內張』,左腳也還能維持『伸直』的強力動作,但那只是『去大腦皮質』的『肌肉張力』(TONE)變強,其實已經無法自由動作了,這代表的是,中風跡象的一種…」
「那麼該怎麼辦?」孝順的媳婦焦急地問。
「我看必須做腦部電腦斷層檢查…」
等到張阿嬤的電腦斷層報告出來後,我發現除了左大腦的陳舊中風之外,在右大腦也發現大面積的「新中風」,而且中風面積占了右大腦的五分之四左右,並已經引起腦水腫,部分壓迫到鄰近腦部了。於是我向張阿嬤的家屬建議:
「最好住院治療。」
張阿嬤住院後,我的住院醫師按照政府相關單位的最新指示,向家屬解說各種住院須知,包括詢問「器官捐贈」的意願以及「是否選擇安寧緩和醫療」的意願等事宜。
隔天查房時,住院醫師跟我說:
「張阿嬤的家屬非常生氣地問:為什麼媽媽才剛來住院,就要問他們有沒有器官捐贈的意願,以及病危時是否不要急救等『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的事情。」
「這可能是台灣的民情,覺得是觸霉頭,而且民眾可能還不知道政府衛生機關,已經指示醫學中心要先做這些衛教,間接讓民眾有『預立醫療指示』的觀念。」
「可是張阿嬤的家屬說:無論如何,不管什麼急救或者是侵入性醫療,都要做到底-」
「如果家屬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可暫緩談這方面的決策,等到更好的時間再跟他們溝通…」(上)
(作者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