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方程式--梵谷割耳 導因梅尼爾氏症

邱正宏 |2006.08.08
1212觀看次
字級

梵谷(Vincet Van Gogh,1853~1890)是位悲劇性的畫家,他的畫作在生前不受重視,即使是死後十三年,一幅畫還是只能賣到十分錢,但現在這些畫作卻動輒以數百萬美元計。

梵谷的畫作最為人稱道之處,就是他對光與色的處理,由於他的筆觸很重,因此,常在畫布上留下層層的厚顏料。晚期作品中,經常看到他以漩渦狀的筆觸,與湍急的線條表達畫中的動態感覺,例如「星夜」的天空與「麥田烏鴉」,都是明顯的例子。

除了這種漩渦狀的表現手法令人好奇外,最令人不解的是,為何梵谷會割下耳朵,並送給他的妓女朋友?

對於這些事件,史家有許多說法。一百多年來,梵谷一直被認為罹患癲癇症甚至精神錯亂。梵谷究竟罹患何種病,當時的醫師與梵谷本人皆認為是癲癇症,但確實是如此嗎?

一八三八年法國醫師梅尼爾發現一種有關眩暈、聽力喪失以及耳鳴的疾病,他認為可能與內耳病變有關。

梅尼爾於一八六一年的法國醫學期刊發表相關文章,但當時醫界不接受這種看法,認為眩暈是種類似癲癇發作的疾病,與腦內血壓不正常有關,當時傾向的治療方法是放血;雖他認為此治療方式的危險大於對病患的幫助,可惜無法獲得支持。梅尼爾所描述的這個疾病,就是後來很有名的梅尼爾氏病。

梵谷雖拙於交際,但卻勤於寫信。一八八四年至一八九○年梵谷逝世為止,共寫給家人與朋友七百九十六封信函。從這些信函當中,可發現梵谷從未失去理性與神志,雖有一時的頭暈發作,精神卻無異常。

梵谷的信中常告訴朋友覺得頭暈,且會規律地反覆發作,他也曾描述類似眼振的症狀,他說:「在他們的眼睛中,看東西時一直在變換……」

一八八八年,梵谷又在信中寫道:「耳朵聽到奇怪的聲音……」以及「我的腦很脹、甘涸……」等耳鳴、耳塞及腦脹等梅尼爾氏症的相關症狀。但他以為是幻聽,只要除掉禍根就能消除,因此在情緒失控下做出「割耳事件」的驚人之舉。

梵谷也有梅尼爾氏症特有的波動性聽力障礙,及聽覺器官毛細胞受損所造成的聽覺過敏與響音重振(即聲音小時聽不清楚,聲音增強後就覺得太吵的現象)。他說:「我害怕巴黎市區的噪音和雜沓……」

梵谷死前一年,自願住進聖雷米精神病院,當時的住院診斷是「癲癇症」。一年後因病情無起色,禁不住暈眩與耳鳴一再摧殘,終於在一八九○年舉槍自盡。

這位曠世奇才將梅尼爾氏症的眩暈、耳鳴與耳脹等症狀呈現於畫布,他痛苦地走過一生,卻將無限感動與懷念留給後人。(本文作者為景升聯合診所院長、耳鼻喉專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