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後e世代青少年有夢想、想逐夢嗎?
根據遊戲橘子關懷基金會的調查,百分之九十五點四一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有夢想,而且認為可以實現,其中百分之二十七點七二在思考怎麼訂目標,百分之四十三點七三想逐夢卻不知道怎麼跨出第一步,百分之二十一則快要達成。調查也指出,青少年依賴家庭過重和父母保護過度,是阻礙夢想的主要因素。
遊戲橘子關懷基金會針對全台十六至二十四歲的青少年,及二十九到六十五歲的父母,計約一千零六十八人做問卷調查,發現百分之二十七點七二的青少年對於訂目標很苦惱,百分之四十三點七三不知道怎麼跨出去。
對於逐夢的方式,青少年認為「網路」最方便,因為有成功案例、是習慣的領域、可以省錢、不用與人溝通、能獨立完成和不需要出門,甚至一點都不累!
參與研究的親職專家吳娟瑜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年輕人的依賴性高、受挫力低和不喜歡經營人際關係。」
另外,逐夢過程遇到挫折,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會靠自己找到失敗原因,度過難關,但百分之三十四卻表示不知道該怎麼辦,百分之十二以為不理會就能克服失敗的恐懼,百分之八說「會失敗的事就不要繼續作」,百分之七生氣「怎麼一開始沒有人告訴他們會失敗」。
基金會表示,子女缺乏勇氣,父母部分則顯示他們擔心子女完成不了較具挑戰的情事,如百分之四十八的家長不曾陪子女做過戶外體驗,不願意子女從事任何鍛鍊勇氣與心智活動的原因,分別是認為會受傷、正規學習已經足夠、學了會作瘋狂的事、太累、太恐怖。
曾經獨力完成極地馬拉松的成功逐夢者陳彥博說:「有勇氣跨出就是成功,原地想、不行動,等於失敗。」在計畫實現夢想時,應該有規畫,家庭支持最重要,因此要蒐集資料、多做功課,然後說服家人,並有隨時保持聯絡、別讓親友擔心的準備,有了規畫和行程表,也才能向相關單位申請補助,他鼓勵青少年要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