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風開智慧花」,語出白居易〈僧院花〉:「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佛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
詩人說道,想要領悟色空的道理,便在寺院裡栽種花樹。如果純由花樹的外表去賞花,眼前所見的花容確實嬌豔動人
;若以智慧的眼光去觀照花樹之色相,便能由花樹領悟「色即空、空即色」的真理了。
身為唐代大詩人的白居易,仕途亦曾困蹇,杭州西湖的白堤便是最好的明證。因此可以想見他對於禪佛之理的體悟,必與此有關。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透過賞花以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感悟良深。此功夫約與時尚的生活禪類似,在生活中體悟佛法,在生活中證悟佛理。因此,在此詩中,白居易藉由賞花表達其對人生的體悟,便是一種生活禪的體現。
詩中所提及之「華嚴偈」,並非僅指《華嚴經》之偈句,而是廣泛指涉所有能使人開悟的經偈。而「方便」一詞,更是佛家常用之語,指的是使人開悟而進入禪佛之境的方法與途徑。
詩人通過花開花落此一自然現象,感悟了宇宙的真實面貌,生生滅滅,永在循環不息中。通過對花的觀察,充分說明了嬌豔花容這一色相,乃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道理。
據此,則花開花謝正是「緣起性空」之理的最好說明。對於一位擁有覺悟心靈的人而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一不是修行的所在。
唯有透過外物以觀照自我心念之種種苦、空與無常之相,才能「放下」對「自我」的執著,進而以「同體大悲」之清明智慧,看透世界。這就是白居易此詩所寄寓的深義了。
是以,通過花兒之盛開與萎謝,足以擴大理解至人生之聚散、成敗之起落等等現象之必然。我們必然為之欣喜、為之淚流。然而,藉著佛陀的引領,我們開始找到解脫的可能,由花開花謝啟程,透視一切萬有現象背後之無常與無我,便能逐漸觀照自我的心念。最後,乃能了悟一切法無常,而白居易想要做的便是一名真正自在的賞花人而已。
因此,「方便風開智慧花」,正說明了智慧之花出自生活之可貴。原來,禪佛之理極深亦極淺。極深的是它深奧的義理;極淺的是深奧義理往往由極平淺的生活之理證成。
賞花,便是極平淺生活中的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