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虎跑寺照見弘一大師

慧是 |2011.05.14
2100觀看次
字級

一趟虎跑寺之行,就像走進弘一大師的生命過程,分享他如何的抉擇、出家、修行、教化、示滅、圓滿。

虎跑寺是弘一大師出家的地方,對他而言,是他人生軌跡中重要的轉捩點,也是成為一代高僧的重要起點。

漫步針松路 洗滌凡塵勞

這一條小路的針松樹很多,松葉長短不一的圓針,仿佛俯視著每一個路人的故事,有的人,一生故事很精彩,一個故事,就道不盡其中的經驗,如果是平凡的故事,也是生命過程中點滴的回憶,更顯得彌足珍貴。

人,喜歡親近大自然,走在石板上,心情是輕鬆怡悅的,迎面而來清新的空氣,充滿山中的靈氣,洗滌滿袱的塵勞。獨自緩緩走到小路的盡頭,有一座放生池,池上中間有小橋,可讓人佇立其中,享受陽光和植樹的光合作用。而池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的溫煦照耀下,波光蕩漾。站在小橋上,瞬間就像輕輕的飄在彩虹上,悄悄來到人間的淨土。

江南建築風 映照清淨地

自己來到這裡後,心裡才會明白,天下叢林之多,為何他會獨鍾於此!一路走來,我盡量放輕了腳步,也試著放鬆緊張的心情,因為這裡曾是他出家修行的清淨地方,雖然現今寺院的規模管理,己不見當年的興隆的景象,但也保存江南建築獨特雅緻的風格。

心底一股好奇心的牽引著我,好想看一看,瞭解他的日子是如何度過的?曾經他在這裡如何的精進研修佛法、他在這裡過得平靜嗎?就像我一直對他所經歷的一切,都充滿了無止盡的想像!到底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間行者?

有緣訪精舍 書法顯誠意

經過了前殿後,站在樹林中,東單有一幢兩樓層的房子,紅木匾上寫得是弘一大師的精舍,守衛員看見我一個人在門外探頭望一望,就對我開口說:「法師,您可以進去看。」雙手合掌,奕奕地跨過這新舊不一門檻,默默進到屬於他的空間。

知道他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一個人的日子,心裡應該是過的很平靜,就像他寫的毛筆字,自然展現獨樹一格的字形,字體渾然天成,顯示出他的寫字時的內斂、嚴謹、專注和誠意。

曾獲贈珍品 乃大師手書

近期遇到一位學佛多年的張師兄,突然上山來訪,在交談中,張師兄冒出一句話

:「法師,如果世界末日到來,只能帶著一本經書離開,您會帶什麼經書?」面對這措手不及的問題,我一愣,腦中一片空白。

望著得意他,我反問他:「你呢?又會帶什麼經書?」只見他從背包中抽出一本灰白線條的書,這一本送給你!我一看,原來是弘一大師的手書,心中滿滿的感謝,全寫在眼中,感謝他,如此大方的割愛。在寫此小文時,手書就一直伴隨在側,遠近中,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手書雖然舊了,更新的是生命的圓滿。

人生如戲夢 出家修行去

或許弘一大師感覺始終自在,因為在民國初年,那種苦難年代,也曾擁抱西洋文明的時髦,演過《茶花女》的角色,各種劇中性格上的綜合,他也完成克服了。

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老在他的讚偈中寫出:「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僅世眼,一輪明天耀天心。」完整勾畫出弘一大師不凡的傳奇。在蒼白的天花板下,有一顆暈黃的燈泡,似乎照見他三十九歲時,人生經歷繁華落盡而見真淳,抉擇另一種生命的最高境界──出家修行。

繁華皆落盡 平靜求自在

在生命的過程,最精彩的是在人生最巔峰的時刻,狠狠給自己一條下台的後路,讓自己的人生有機會,完完全全歸零到底,然後沉潛在生命的最深處做能量的儲藏。假以時日,再重新衝破外在舊有的枷鎖和內在的束縛,也讓自己再次體會生命中不可思議的韌力和張力,這種人生,是有一種嶄新的高度和豁達的深度來做生命的後盾。

結束精舍的書房巡禮後,又回到中軸上的建築物,在紀念館廣埸上就立著一塊雲紋大理石,後人寫著是為他的紀念館,走進館內,半穹圓的造型塑立一尊他的銅像,身形很瘦,就像生前的他,猶如一瓣蓮葉悄然落在水面上,很輕,但又有實體存在。他生前文件和物品,圍繞在館內四周,讓人遊走在他的生命裡,曾經走過修行和文藝的軌跡。這是永遠都不關門的紀念館,就像天心一樣,永遠都有寧靜而祥和的圓月與萬古同輝。

雙虎移泉脈 甘淳茶香美

參觀完紀念館,在後面的茶室中,點了一份龍井茶,因為水質好,所以感覺特別的甘淳順滑。

相傳虎跑寺開山祖師性空和尚雲遊到此打算落腳,卻因為取水不易準備放棄,當晚便夢見神仙說南嶽有童子泉,要派兩隻老虎把泉脈移來這兒。在性空和尚夢醒後,果然看見有兩隻老虎正以前爪刨地挖泉,這便是「虎跑夢泉」的由來。

據傳大定慧寺創建於唐元和十四年(西元八一九年),宋代曾改名法雲祖塔院,元代改建後恢復原名。而宋代文人蘇東坡有一首寫虎跑泉的詩:「亭亭石塔東峰上,此老初來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更讓世人對虎跑的泉水,感到神奇。

成名曲《送別》 示現生與滅

喝過了一直續杯的「龍虎茶」,味也淡了,心也定了。自己獨自選擇走向東單的側門出去,可見十八羅漢的石碑亭,發現亭後有一條小山徑,如果不注意可能不知道,原來在後山上是另有洞天的。

一直拾階而上,看見一座四方仰止亭,可供遊人休息,紀念他的石塔就在旁邊。塔前的粉紅小花,好像知道有外來的訪客來了,伴隨著輕輕的和風,很輕的飄落成一大片,疊成滿地的碎花瓣。

佇立在上塔前,眼前的涼風,幽幽的花香,竹林的葉響,仿佛聽見自然交響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