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從小就生長在北部的小漁村,父祖輩都以打漁維生,直到年紀大了才不上漁船,但還是從事漁獲販賣的工作,至今叔叔也依然會出海捕小管。學佛後,我慶幸自己是女兒,不用繼承家業,父親也覺得能讀書最好。做為漁夫的女兒,雖然我自己不用捕魚,但也是會擔心父親和叔叔的殺業,想請問漁民以捕魚謀生,是否也犯了殺戒?
福報禪師答:讓我先告訴你一則故事:有一名僧人和一位屠夫比鄰而居。每日三、四更天,僧人早課時分,也是屠夫前往屠宰場的時間,兩人總會相互寒喧一句:「要誦經囉?」「是啊,你也要出門營生囉?」日子一久,兩人竟養成了默契,如果是屠夫先睡醒,聽僧人還沒動靜,即敲僧人門,提醒:「法師,起來做早課囉!」若是僧人先起身,也會去敲屠夫門,提醒:「該出門殺豬了!」。
兩人往生後,屠夫得生天道、而僧人竟直下地獄。僧人以自己修持之勤,持戒之嚴,而向閻羅王抗議,原來屠夫督促僧人勤習經典而累積了人天福報;僧人卻因呼人殺豬之因而種下地獄果報。
經典中記載:為了自活,或者利益而行屠殺等業者,稱惡律儀戒。《俱舍論》言:「若由殺心而作殺縛等諸不善業,由此便發惡戒」,此惡戒來處有二:一是生於以殺生等為業之家,二是雖然不生於以殺生為業之家,但以意願從事殺生之業以為活命。
雖已多次說明,這裡仍再次釐清,若殺生之人不曾受戒,就沒有犯殺戒的問題;不過殺業是避不了的。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從事殺生事業,盡量不存有「殺心」,將它單純視為營生行為,在心念上會清淨許多。但此殺生業終究非正命之道,盡量能在經濟允許的狀態下,慢慢的轉行最好;如果無法轉行,可定期作早晚課,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惟有藉著禮佛、懺悔、皈依,增長善業,力行善道,才能讓刀下生靈聽聞佛法,知一切因緣果報,進而同修解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