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有五個孩子,以一個媽媽來說,我當然每個都愛,可是在每個孩子的心裡,他們可能會覺得,媽媽是我一個人的,東西也是我一個人的。要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是我們一起買的,所以要一起分享,真的不太容易。
舉例來說,若家裡有兩個兄弟,媽媽可能會說:「哥哥,你已經長大了,這件衣服穿不下了,所以給弟弟穿;或者,玩具不是你一個人的,請你分給弟弟玩,不要這麼自私。」可是,我認為只是告訴孩子,就要要求他們了解、認同分享的概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們家孩子多,所以也經常遇到這些問題,例如Christopher會說:「媽咪!Victoria拿我的東西。」我只能告訴他:「然後呢?所以,你應該自己去跟她說:『這個東西我還在玩,請你還給我。』」沒多久,他又來說:「媽咪!Victoria拿我的東西。」我還是告訴他:「所以,你應該自己去跟她說,那是我的東西,請妳還給我。」
當然,孩子自行處理的過程不一定都順利,所以經常需要成人介入,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是家裡的,所以一個人玩十五分鐘,等長針指到幾,就換人玩。」透過不斷的練習,讓孩子們可以自己找到團體遊戲的平衡點,或在遊戲中進行合作與分享。
再來,就是培養兄弟姊妹間的情誼和同理心。有一天,Victoria流鼻血,Sabrina驚嚇的說:「Victoria妳流鼻血了。」我那時在旁邊,感覺Sabrina有點挑釁意味,我就告訴Sabrina:「妳的聲音怎麼聽起來好像幸災樂禍,那是妳的妹妹耶,看到妹妹有難,妳應該問她需不需要幫忙,或者,妳也可以直接拿衛生紙給她,讓她覺得姊姊很關心她。」孩子還小,有時候或許真的不知如何應對,這時,家長就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
有一段時間,Victoria經常會大吼大叫,生氣的時候甚至還會動手打人。 Victoria一向都是貼心的孩子,所以我不斷想要找出她的問題所在。後來,我想這個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就在她又一次大吼大叫的時候,我用身體抱住了Victoria,Victoria趴在我身上,一邊啜泣、一邊用力打我,老實說,這真的很痛。可是,慢慢的,她的情緒就舒緩下來了。原來,Victoria認為我只照顧弟弟、妹妹,都沒有照顧她,我告訴她:「因為妳長大了,但是弟弟妹妹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媽咪的協助、幫忙,媽咪非常愛妳,而且永遠都會這麼愛妳。」一次、兩次,Victoria才慢慢了解、釋懷,知道媽咪真的每個孩子都愛,只是沒有辦法時時照顧她。
我想,這就是孩子的心情,他們很細膩,有時還無法表達心裡的情緒,需要我們多觀察,才能貼近他們,才能了解他們,幫助他們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