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量少 水庫淺碟化 缺水嚴重 限水橙色警戒 年年說要清 卻無績效 跨部會協調盡速作業
由於春雨與梅雨稀少,台灣缺水問題比往年嚴重,盼望艾利颱風能帶來雨水,又因行進方向偏東,預測降雨有限,恐難解台灣之渴,加上水庫淺碟化,儲水功能大減,經濟部召開抗旱會議決定,十八日起新北市林口區、桃園縣、竹縣市提前啟動橙色警戒的第二階段限水,中南部地區也將陸續啟動。

最近幾年,春雨和梅雨相繼從台灣氣象生態消失,幾乎只靠颱風的降雨,支撐一年所需的水,雖然台灣平均年降雨量仍有兩千毫米,但過度集中於颱風的雨水,加上台灣因高山地形,溪流陡急,降雨雖多但卻很難有效儲水,儲水只能仰賴水庫。
但或因降雨過分集中於颱風季節,容易夾帶大量泥沙,而且山坡地水土保持長年做得不好,導致近年來全台水庫淤積嚴重,有效蓄水能力大幅降低,讓原本就已缺水的台灣,更顯捉襟見肘。
台灣經過政黨輪替,每一個執政團隊都說水資源很重要,都說水庫清淤作業很重要,但卻沒有一個執政團隊真正找出有效解決淤積的作法,而且牛步化。
而且,要防堵水庫淤積,事後清淤還不夠,得從事前的水土保持做起,例如必須徹底落實水庫的山坡地上游水土保持作業,不能默許盜採或開墾經濟作物、蓋房子破壞,而這些不可能由水利署或地方政府解決,必須由更高層級的單位成立跨部會小組協調,除了研擬真正能有效降低水庫淤積的處理辦法,也可擬定有效減少浪費,且能平均分配水資源的政策。
報載全台三十三座重要水庫,有十六座淤積逾三成,其中白河水庫逾六成,已停供用水,灌溉區內數千農民迫休耕,水庫淺碟化已是嚴重警訊;經濟部也說,台灣的水資源使用方式繼續下去,十年後將面臨十分嚴峻的缺水問題。
沒有一個文明或種族沒有水還能存活,當一個社會開始缺水,即使有再好的產業或人才,都無法發展,水資源的蓄存與分配使用,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無關藍綠,無論誰執政都應該認真規畫。
請政府高層正視水資源問題,徹底清除可能造成缺水問題的阻礙,規畫解決水資源使用、配置的根本問題,不要每年到了缺水時,才因媒體密集報導而被迫回應,而且光說不練。
程軻(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