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充斥光怪陸離現象 就是品格教育出問題

蔡田/台北市國小校長 |2006.08.06
801觀看次
字級

日前千代文教基金會委託政大民調中心調查「台灣人品格現況」,結果顯示,高達七成的民眾認為台灣人的品格正在沉淪,主辦單位呼籲教育當局重視下一代的「品格教育」,不要讓國家未來的棟梁在無德的教育環境中成長。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眾所皆知,但是,自從教育改革以來,學校「被迫」棄守品格教育,教育主管當局與學者專家,嘴巴強調品格教育是如何重要,但是實際上,反其道而行,除了已經消滅小學課程裡的「生活與倫理」課外,自下年度新學期開始,將又允許導師時間被安排來上「國語課」、「游泳課」,言行相反的教育政策下,表裡不一的學校教育,國人品格每下愈況,實在是其來有自,不足為奇。

從調查研究發現,國人品格之所以日趨低落,主要原因不外是;當前錯誤的教育政策、日漸混亂的政治環境,以及現今社會價值的偏差觀念。搶救眼前國人逐漸沉淪的品格,首推學校教育,重塑高品格、高道德的傳統社會,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至於其具體方法和策略有三大重點;「準確」掌握品格教育的融入教學、「確實」掌握無所不在的隨機教學著手、積極主動創造品格教育的正向環境。

茲詳述說明如下:過去,學校以「生活倫理」課和「導師時間」實施品格教育,但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品格教育不再單獨設科教學,「生活與倫理」課已悄悄消滅不見了。從此,品格教育既沒有固定的教學時間,也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外界曾批評這是「缺德」的課程。
 
課程專家則美其名為「融入」教學、「隨機」教學,只是「融入」之後往往就消失不見;「隨機」的下場是,學校行政毫無拘束力,只能隨教學者個人的喜好和良知。這種不確定的課程標準,加上不確保的教學策略,無法落實品德教育可以想見,最後導致國人品格全面崩盤,教育要負最大的責任,無庸置疑。

品德教育改採融入、隨機教學之後,還有一大危機和風險,那就是不設科,沒有固定教學時間、教材和紙筆測驗,所以家長不重視,也不配合,教學成效當然七折八扣,目前我們社會充斥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探究最終原因,就是品格教育出問題。

「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爬起來」,國人品格不好,始自學校教育,搶救當然就應從學校教育著手。學校老師應一方面挺身而出,呼籲教育主管當局進行課程調整,恢復品格教育的實質課程;另一方面,在課程尚未調整前,老師必須落實在各科教學中「融入」品格議題,確實「隨機」進行品格教學,勉力而為。雖然,在沒有品格教育的實質課程的教學環境中,保有具體可見的品格教育成果。

其次,學校老師除了積極進行品格教育外,也應主動規劃各類品格教育的相關體驗活動,比方結合閱讀活動、進行品格性質的體驗和參訪活動。前者推動與品格教育有關的閱讀活動,以繪本、書籍和短文,陶冶學生的品格的情感、態度和習慣;後者參訪各類社教機關、養護機構、育幼院、老人之家等,從實際的體驗中型塑孩子良好的品德,並讓學生有實際實踐、付出的具體經驗,從鮮活的生活經驗中累積厚實的品格基礎。

過去我們常說,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且品德教育居五育之首;最近電視台有一則極為顯目的廣告,廣告中說,「一個國家的強盛和偉大,不是取決於領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寡,而是決定在國民品格、道德的高低」,說的對極了。
 
台灣要彰顯於國際社會之林,首先必須正視國人品格敗壞的事實,進而從教育著手搶救,呼籲全體教育同仁,誠實以對當今社會品格不佳的現況,勇敢承擔起搶救品格教育的重責大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