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教育會在日前做了一項推估,以今年國小教師錄取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七八,以及明年國小新生入學人數將降至二十七萬人來分析,明年不但開不出國小教師缺額,而且現職教師還得資遣。
從這些現象,可觀察出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那就是國小和國中的教師,需求將從正值轉為負值,教師職缺不可免將愈來愈少。現在真正該做的正事,是建立一套公平又眾人信服的教師資遣制度。
在筆者參與數次的選務中,曾和一些國小老師論及超額問題,以及可能資遣之事,談論到最後他們都感嘆說「怎麼裁都不公平」。因為一個資遣不公的制度,必會造成教育上的動盪與校園內的人事鬥爭。所以筆者認為若教師資遣是早晚問題,那首先得只看專業表現,而不是比年資長短,免得老鳥吃定菜鳥。二是勿受內部組織干擾(例如教師會幹部),而形成人事角力和拉幫結派。三是抵抗外力關說,政治力得徹底絕緣。四是打破地盤文化,不私底下搞在地人小圈圈而排擠外縣市老師。五是校長、主任也應適當資遣,特別是風評差者。
面對少子化如海嘯衝擊下的現實,學校的教師們真該有清楚務實認知,和保持自我生存專長,畢竟這是大環境所帶來的變動,一如網路帶給職場中人的挑戰。工作就是那麼一回事,沒人欠你,能爭的只有公平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