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十五顆小行星 文/曹瀚文(桃園縣立永豐高中六○二班)

曹瀚文(桃園縣立永豐高中六○二班) |2011.04.24
9821觀看次
字級

「人生就是不斷的出走,不斷的回家。」劉克襄老師在一次演講中這麼說過,這句話正好也印證了他在《十五顆小行星》所分享的十五個探險、漂泊與自然相遇的故事,著實令我的內心為之起伏跌宕。

在閱讀的過程中,最引我共鳴的是〈雲豹還在嗎?〉這篇文章。故事主角在學生時期便已墜入了自然觀察的領域,即便是往後迫於無奈而選擇了資訊工程這個自己沒有一絲興趣的路,但他最後終究抵擋不住大自然的聲聲呼喚,而一頭栽進了台灣雲豹的世界。然而,在他研究的過程之中,遭遇到了諸多的不順遂,最後發表了台灣有史以來最深入且最翔實的台灣雲豹報告,震驚了全球自然界。

閱畢,我不禁眼眶泛紅,那種不顧一切只為了追尋台灣雲豹是否還存在的堅毅與果敢,那種對自我生命的負責與完成研究的決心與意志,不斷地漂浮迴盪在我心中,久久無法釋懷。無論過程是如何地艱難與未知,無論其背後沉重的代價與許多的委屈,卻還是無法動搖他在尋找台灣雲豹時內心的那份憧憬與信念,雖然在最後並未能成功找到,但我相信,在少年時全力以赴的追尋,其實都揭櫫著一種內心自我探索的心境。

「人生不是沒有意義。」人生的意義,或許是從一連串的疑惑、一連串的撞擊中看見己身的存有,就像小行星,它沒有好壞分別,沒有因為質地、色澤、明暗程度的不同而影響己身生命的精彩。我想,我自己也在努力變成這樣的小行星,儘管活不出像那些小行星一樣的生活質地、美麗面向,但至少我己經開始運行,開始尋找我人生中的其他小行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