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十六日在華府同意建立一套金融準則,以加強金融監督機制,避免未來再發生金融危機。
這套金融準則將訂定指標,一旦有國家不符合指標標準,例如預算赤字過高,或外貿過度失衡等,將立即發出警告,並要求依照指示改正,以防止情況惡化,危及全球經濟。
與會各國金融領袖都同意,儘管全球經濟復甦正在擴大,而且變成越來越能自我維持,但中東及北非的社會動亂、日本震災及國際油價飆漲,已讓經濟展望蒙上陰影。
法國財政部長拉加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套準則就好像一張網,隨時對準那些可能違反規則或不遵守規則的國家,將它們網住。
根據協議,國內生產毛額超過G20生產總和百分之五的國家,將接受IMF檢查。這些國家包括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和印度。
各國財長在G20會議結束後發表共同聲明說,建立金融準則的目的,在於確保G20會員遵行全方位政策,避免過度失衡。
與會人士透露,在討論過程中,中國曾對這套金融準則的公平性表達關切,擔心美國和歐洲將利用這項武器,逼迫人民幣加快升值步伐。
也有與會官員認為,由於會員國間對造成經濟失衡的原因看法分歧,而且也缺乏要求違規國家改變政策的機制,這套金融準則的實施,仍備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