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宜蘭綠色博覽會,強調「宜蘭就是一個廣大的休憩場所」!
宜蘭綠色博覽會自二○○○年開辦至今,已經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主辦單位每年都會設計新主題,讓即使年年入園參觀的民眾,也能有不同的新體會。
以今年為例,過去綠博如同花博縮小版,今年為了和花博明顯區隔,加入十種以上的手作互動區,讓遊客來到綠博現場可以玩上一整天。
取材自然 體驗生活
今年綠博場地超過十公頃,主題為「回到自然」,不同於以往建置大型展館方式,園內以「區」為設計概念,各區自成一個特色,並以廊道串連各大展區及景點,直接實踐綠生活。
廊道的主要建材,除了取材自稻草、漂流木、竹子、廢棄木、石頭等宜蘭在地素材,展覽空間及廊道搭建方式,也強調「親自然」,讓民眾近距離體驗宜蘭的農村和漁牧生活。
十二展區 各具特色
為呈現主題:「節能減碳與低碳家園」,主辦單位規畫了十二大展區,引領遊客進入綠色博覽會「綠世界」,透過體驗與互動,感受綠博的迷人之處。
這十二大展區包括「你農我農」綠色市集、綠色休憩站、環境劇場、碳息工場、迷你農莊、魚河園、綠色廊道、稻藝有稻、可愛動物區及天空廊道、漂流木手作坊、蘭陽美食館等。
稻藝有道 米食DIY
其中最可觀的「稻藝有道」主題區,占地七千平方公尺,園區散布著梯田、茅草屋、水生植物池,彷彿是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讓人不自覺放慢步調、親近自然,回到傳統的時光隧道、體驗農民耕種的過程,還可玩味農閒的編織樂,並意識到現今全球的「糧食危機」。
站上供奉土地公的竹亭,往下看是以秧苗、白米石組成的「宜蘭縣徽」圖騰,讓人驚嘆連連,米食DIY、稻草工藝DIY等展館,則把蘭陽平原最富特色的稻田景觀全搬進來了。
天空廊道 挑戰極限
作為今年綠博的新一項動態設施,「天空廊道」打破了以往的靜態展覽型式,成為台灣東北部地區唯一一座固定式山訓冒險體驗場。遊客可體驗站在五層樓高的空中,由三座高塔結合垂降、滑降等不同玩法,體驗滑行的極限感,還能一覽武荖坑森林風貌。
天空廊道共設立三個駐點,駐點間的距離達六十公尺,有十二公尺與四公尺兩種高度讓民眾選擇,歡迎年輕遊客前來挑戰。
碳息工場 學習減碳
而「碳息工場」則可讓遊客確切知道一天所製造的氣體,會造成地球多大的負擔;同時也教導正在煩惱如何拯救地球的有心人,輕鬆學習減碳做環保的撇步,為自然盡一份心力。
館內還特別設置了水耕區,利用畜牧廢水來種植水果及花草等,顛覆有別於以往的土壤種植。而曾在南非世足賽中大出風頭的MIT寶特瓶環保衣,今年也在館內出現,提供民眾觀賞。
觀賞水族 親近動物
漫遊在以龜山島為景的「魚河園」中,可以一覽蘭陽地區特有的自然生態,觀察魚群和水域等,了解水產養殖業復育本土魚種及求偶的過程,例如:來自白堊紀的巨型鱘龍魚幼魚、斑馬魚,還有少見的海龍、大鱸鰻等。現場還有「限制級魚缸」及「透明魚微觀秀」,讓遊客親眼目睹世界珍奇的魚種。
在「可愛動物區」裡,可以和超過十五種可愛的小動物們親密接觸、拍照留念,還可以一起迎接走失復返的小袋鼠,藉由互動,宣導大家動物保護的觀念。
綠色市集 蔬果有機
為鼓勵降低食物運送旅程(碳足跡),減少碳的排放,建議遊客來到「你農我農」綠色市集,別忘了順手帶一袋有機食材回家,因為這些可都是產自於宜蘭縣內十三家農漁會及各國中小學的小農夫之手,不論是南瓜、番茄、銀柳、香草……,皆可產地直送,保證新鮮,而且各具特色,除了是在地農特產品,更是意義非凡的伴手禮!
另外,「綠色休息站」結合了十件來自各裝置藝術家的作品,以「綠色慢活」為概念,不只看也能玩,甚至躺上去睡一覺,是個可以讓人輕鬆散步、舒壓解放的視覺心靈享受。民眾還可從體驗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過程中,聽到熊的心跳(藝術作品內錄了熊的心跳聲音),喘口氣,休息一下。
蘭陽美食 媽媽味道
「蘭陽美食館」結合縣內五家田媽媽美食館,採用在地的宜蘭食材,為綠博的遊客們帶來富有人情味及家鄉味的道地美食,一起沉浸在蔬活和健康的幸福裡!除了享受輕食之外,蘭陽美食館的發電系統亦跟隨環保的腳步,使用太陽能發電,照亮了整座美食館。
由宜蘭縣內的東光國中、宜蘭國中及中山國小的小藝術家們所打造的「風車廊道」,是今年綠博極具創意的繽紛空間,美化了新城溪堤道,讓人重回童年記憶裡的夢想。
創意文具 巧手製成
「漂流木手作坊」則利用樹枝葉、種子等自然素材,製作創意文具及飾品等樸拙的木製用品。
另外還邀請民間環保團體、蜡藝彩繪館與蘇澳白米社區合作社,推出兼具環保及地方產業特色的互動DIY,希望遊客從親身體驗中,和大自然接觸,從心建立愛惜環境的觀念。
溪流整治 成果斐然
位於武荖坑風景區的新城溪,過去每逢風災必淹水,經過縣政府進行河道清理,如今已見全新面貌的新城溪,並可提供遊客享受玩水的樂趣,維護重生的溪水生態。
今年的綠博也創作、發行主題曲,並配合最新資訊科技的發展,方便民眾可使用智慧型手機下載園區地圖,瞭解相關交通資訊和方便到園區遊玩,讓民眾更親近這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