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通識與博雅教育是培養全人的重要教育策略,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表示,專業知識背後,需要深刻與廣泛的知識支持,通識教育扮演重要角色。
清華大學慶祝百年校慶,「清華思沙龍」學生昨天邀請傑出校友返校,與師生座談「下一代‧清華」,回顧百年清大,並展望未來,與會教授及專家咸認,通識教育對人格發展有正面影響。
這項座談由清大副校長馮達旋與學生主持,與談人包括清大校長陳力俊、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鼎信公司董事長呂正理、采鈺科技董事長陳健邦及導演蕭菊貞。
一九七二年核工系畢業的郭位表示,不管什麼行業,專業知識背後,需要更廣博的知識,就像廚師一樣,光會烹飪技巧,卻不懂文化,沒辦法做出一道好菜。「通識教育扮演重要角色,也能指導學子正確面對生活的方法與態度。」
二○一一年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組得主呂正理,化學系畢業,他認為,事業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雖然學理工,但是年輕迄今不斷大量閱讀與創作,「在知識的大海中,得到更多快樂。」
清華大學創校長梅貽琦首倡通識教育,培養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他們兩人不管在文學、藝術領域,都有灼見;現任采鈺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健邦說,廣泛閱讀相當重要,從小迄今,楊振寧就被視為偉大人物,過去有幾次相會經驗,體認到通識對養成優秀學者的重要,不過,「讓每個人都能對社會做出貢獻,也很重要!」
經濟系畢業的蕭菊貞是受惠者,她是紀錄片高手,曾獲金馬獎,大學時因修了一門「錄影帶製作」通識課,開啟了導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