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光石化引起各界爭論,環保署將於二十一日開專案環評會議,昨天先邀召開評估討論會,會中對於健康成本,有人計算達三百三十九億元,有人卻認為僅二點三五億元。
這場討論會由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主任徐世勳、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陳吉仲,針對國光石化案的「外部成本計算」與「效益計算方式」探討。
其中外部成本計算差異最大的評估是,徐世勳以受汙染範圍居民平均餘命損失,計算健康成本,結果是二點三五億元;陳吉仲計算細懸浮微粒導致全國每年死亡人數約五百六十五人,再以人命代價六千萬元計算,健康成本將高達三百三十九億元,若再加上住院門診成本,則每年高達八百二十五億元。
另外在地層下陷成本計算,徐世勳引用國光石化董事長陳寶郎「絕對不抽地下水」的說法,認為不會排擠農業民生用水,也不會造成地層下陷。
陳吉仲則認為,國光石化開發會與農業用水排擠,農民會因此轉用地下水,可能造成地層下陷的成本每年高達五十九點五億元至二百四十點二億元,且須加上高鐵無法營運每年七百八十三億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