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煙山國家公園是美國東南部一座占地非常廣的自然公園,在二十萬公頃〈相當於新北市面積〉的自然環境裡,孕育著種類繁多的植物和動物。為何被稱為「大煙山」呢?顧名思義,因為這個國家公園內的高山,大部分時間都壟罩在煙霧之中,因此得名。
大煙山國家公園可以說是美國,甚至是北美州的天然寶藏。怎麼說呢?在這個國家公園裡,有非常多從冰河時期就已存在的溫帶植物,它們的後代仍然健康地生長著。根據科學家觀察,大煙山國家公園裡存留著許多北極地第三紀的植物後代,例如某些松、杉、柏科類樹種〈註〉。
目前統計出,大煙山國家公園有超過三千五百種植物,其中幾乎涵括全歐洲的樹種。而且因為公園的土地夠大,也禁止開發,原始的環境足以讓生物演變持續不斷地進行。更令人驚奇的是,生物種類之多,已超過其他同樣面積的溫帶地區。國家公園裡還有二百種鳥類,以及許多瀕臨絕種的動物,甚至還有世界上品種最多的蠑螈呢!

大煙山國家公園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和田納西州交界處,山巒重疊,有十六座以上的山峰,海拔超過一千八百二十九公尺。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許多古早的印地安文化,原來一萬五千年前,這裡就有人類聚集了。
公園裡有超過一百五十處始前遺跡,許多洞穴裡留有敲碎的石膏與芒硝,是印地安人以洞穴為家的證據。此外,還有許多殖民時期留下的木屋,更可以一窺美國殖民時期的拓荒生活。
這處富於生態與文化內涵的國家公園,已於一九八三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列入世界遺產,是一處非常珍貴的寶藏。
註:第三紀是地質年代的專有名詞,包含古近紀和新近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