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立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

 |2011.04.09
1153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捷運系統通車,感覺交通變好了。令人不解的是,依交通局統計,台北市今年前二個月的交通事故突破五千件,比前三年同期平均數高二成六,死亡與受傷人數分別增加三成六、二成五。交通事故大幅成長,引起市長郝龍斌關切,要求交通大隊加強執法,嚇阻違規。然而,除了取締之外,政府更應全盤檢討現行道路設計,消除危險道路死角,才能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

交通局統計,台北市今年車禍事故暴增,前二月比去年同期增加六百多件,其中客車、機車與計程車的事故都有增加;在行人死亡事故中,老人佔八成六,比率越來越高。由於交通故事暴增,使得裁決所行車事故鑑定案件大幅增加,過去一年大約鑑定七百多件,去年增加至八百四十件,不料今年前三月已超過三百件,承辦人員被迫加班審案,許多案件仍來不及處理。

與其他城市相比,首善之區的台北市因有捷運系統紓解上百萬旅客,使得搭公車的人相對變少了,民眾搭公車也不再是苦差事。但有了較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汽車、計程車、自行車的數量依然持續增加,加上交通規畫設計不良,未能稟承「以人為本」的原則,造成某些危險死角長期存在,危害行人安全,使得交通事故不減反增。

每一件死亡車禍案件,不論是年幼的兒童,年老的阿公阿嬤,都牽涉一個家庭的生離死別,突然失去最親愛的家人,讓整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中,甚至失去最重要的生活支柱。車禍事故不斷增加,也造成龐大的醫療成本與社會損失。政府若能盡最大努力事先防範事故發生,總比裁決所人員大幅加班審案來得有意義。

為了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交通大隊即日起針對違規行為如酒後駕車、闖紅燈、超速行駛等加強取締。違規行為的取締非常重要,但實務上,取締工作能達到多少的效果呢?台北市究竟有多少危險路段,造成車禍發生率特別高?有多少危險十字路口,行人穿越時發生事故特別高?有多少學校門口曾多次發生車禍?這些危險路段在居民陳情反應之後,交通單位有無具體改善?這些看似很小的問題,如果不徹底解決,就會變成大問題。

外縣市民眾羨慕台北市有較完善的交通設施,但是,如果連台北市的車禍事故都大幅增加,則其他縣市的車禍案件更值得進一步關切。

除了加強取締之外,全面檢討相關交通設施,建立對行人友善的道路環境,確保學校、醫院、市場附近等重要路段特別降低行車速限的設置,政府應建立「以人為本」的交通安全規畫,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交通教育上,要自學校開始,讓小朋友了解,長大後開車時主動減速並禮讓行人,更是一個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