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販嬰現象嚴重,兒童福利聯盟昨天發表「台灣販嬰現象回顧與檢視報告」,發現近十年來,已浮上檯面的販嬰案件有十四件,至少有三百六十二個孩子被非法販賣,若以每個孩子平均「售價」約三十六萬元計算,估算不法販嬰交易金額超過一點三億元。
兒福聯盟指出,販嬰案破獲的地點多集中在北部,其中台北市更高達九成以上。而分析這些販嬰案可知,大型、集團式的仲介者,大多是具有醫療背景的醫護人員,如醫師、助產士或與醫界關係良好者。這些具專業證照人士成為黑心人口販子的主因,在於豐厚的利潤。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非法收養」猖獗主因是方便快速,只要一紙假的出生證明,就可成為孩子的親生父母。
此外,台灣的販嬰管道日趨複雜,據兒福聯盟調查,醫療院所通常是最大宗的管道,親朋介紹的販嬰案最難查獲;現在網路也成為販嬰交易的新管道。
兒福聯盟指出,未曝光的黑數人口還有很多。據二○○五年的人口統計,去年全台約有六千四百八十九名未滿二十歲的未婚媽媽產子,若參照國外的推估模式,約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可能出養。換言之,台灣去年可能還有六百四十九個嬰兒被秘密的非法販賣收養,交易額約在一億元。
截至今年七月,全台六歲以下失蹤尚未尋獲的孩子有二百五十人,兒盟擔心,這些年幼的失蹤兒童恐淪為販嬰集團大賺黑心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