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發生規模九點○的大地震,並引發海嘯,奪去了許多寶貴的生命,核輻射汙染更讓全球緊張。省思最近全球各地發生的大地震,頻率如此密集,是否跟人類的活動有關呢?
目前科學界還無法證明,地震與人類活動是否有直接關連,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與人類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變異,颱風威力更強、炎熱地區更炎熱、寒冷地區更寒冷,甚至有應當炎熱的時候卻下雪的詭異現象。
氣候異常導致居住環境不安全,糧食歉收、水資源缺乏……這些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資源若是匱乏,都將成為全球性動亂的因素,影響甚巨。因此,有識之士不斷倡導植樹、節約、救地球,但這些作為都還是下游的部分,真正要根本對治這難治之症,還是要依循師父上人的「環保與心保」,由「心」出發才能解決問題。
這該如何說呢?「浪費」是很大的弊病,但西方經濟學家提倡市場經濟,鼓勵消費與享受,以此刺激經濟活絡,獲得利益,長久下來,人們已普遍接受這樣的觀念,也習慣這樣的生活,加上許多商業行為推波助瀾,消費及享受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其實,這些現象的根源皆出自心中的貪念,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柔軟細滑而來。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從內心著手,想要放變人們的生活及觀念,無異緣木求魚。
佛教的智慧是無遠弗屆的,現今提倡的素食、節約,早在佛門施行了千年,想搶救地球,有必要參考佛門的叢林生活模式。放下宗教色彩不談,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套傳承千年的模式,是當今世界上最節約、最環保的生活型態。
老師的話:
慧貫,不斷地讓自己的心得到法水的清洗,也就是對地球、對人類最大的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