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介紹了國立聯合大學工設系孫敦文同學的「逃生窗簾」發明,研發過程中,班上有位劉思廷同學也運用劇本法的發想技巧:既然將原來一截一截的百葉窗,改成一整條連續不間斷的百葉窗簾布,就可變成具有垂降逃生功能的新發明;那麼,家裡頭有一張爸爸的涼椅,也是用一截一截的織帶鎖在椅框上,想像一下,如果把織帶換成一整條不間斷的設計,不也一樣具備垂降逃生的功能嗎?經過筆者指導與協助,劉同學也成功設計了「具垂降逃生功能的躺椅」發明,椅腳還針對窗台作了巧思,可牢固卡在窗台上以方便逃生,此作品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同樣獲得銅獎殊榮,而且,她也證明了:發明是女生也可從事的活動。
孫同學與劉同學的獲獎消息,帶給聯大工設系學弟妹們許多激勵,學弟呂東烜及潘冠宏也運用劇本法發想:每個人外出幾乎隨身都會帶個包包,而且,每次電視報導的救災垂降畫面顯示,橫向繞過人體腋下的救生帶的長度,其實和立向繞過肩膀的包包肩帶的長度差不多,且都是兩端設有金屬圈或勾環,那麼,如果把市售的編織包加以改造,把原本一截一截的織帶,也改成以一整條連續不間斷的方式編成,不就具備了垂降逃生功能了嗎?如圖一所示,僅經過短短一個多月的嘗試,兩個男生創造了外觀頗搶眼的「逃生包包」新發明,此作品參加法國發明展亦獲得銅獎殊榮,在展場也碰到許多參觀民眾想要購買。
之後,聯大工設系又有位學生邱士元發現,學長發想的創意作品,都是將生活中原本一截一截做成的物品,代之以一整條連續不間斷的素材製造,且逃生時的場景幾乎都是在窗戶或陽台。那麼,想像一下陽台的曬衣繩不正是一整條不間斷的?若經過防火處理,應該也會有垂降逃生的功能。經過幾個月的研究,邱同學果真研發出可輕鬆拆卸成逃生繩的曬衣架/繩,遇到緊急狀況,按開特殊勾環,用力一拉就可變成數十公尺長的救命工具。從以上所舉的幾個發明實例可充分說明,面對生活當中的災難新聞,心情鬱悶過日子是一種方式,積極過日子也是一種方式,不妨讓自己嘗試發揮想像力來設計出可以應用於生活的創意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