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東京電】日本政府一日發表「二○○六年度防衛白皮書」,報告中比較岸軍力特徵指出,台灣在海空軍的質雖優於中國,但中國卻具有壓倒性的數量;而中國在陸軍方面雖具壓倒性兵力,但登陸攻打台灣本島的能力有限;在飛彈攻擊方面,中國擁有涵蓋台灣的短程飛彈。
白皮書指出,台灣總兵力約二十九萬,其中陸軍約二十萬,海軍陸戰隊約一萬五千名,可動員的海陸空軍預備役兵力則達一百六十五萬。各型戰車約一千八百三十輛,艦艇三百四十艘,總噸數二十萬五千噸,包括約三十艘驅逐艦及四艘潛艦,空軍則有各型作戰飛機五百三十架。
中國方面,總兵力有兩百二十五萬,其中陸上兵力一百六十萬,海軍陸戰隊一萬,各型戰車約八千五百八十輛,艦艇約七百八十艘,總噸數一百零七萬五千噸,包括約七十艘驅逐艦等及七十艘潛艦;空軍則有三千五百三十架各型作戰飛機,包括一百四十八架蘇愷二十七和一百二十一架蘇愷三十。
此外,中國擁有一百多架TU—16中程轟炸機,約三十枚洲際飛彈(ICBM),並在台灣對岸已部署至少七百數十多枚DF—15和DF—11的短程飛彈(SRBM),且年年增加。報告說,由於中國快速的軍力現代化,不久的將來,有可能造成台灣在質的方面的優勢出現很大的變化。
報告指出,中國海軍擴大對海洋的活動範圍,有四項目標,包括防衛領海和領土;充實遏阻及阻止台灣獨立的軍事能力;獲取、維持和保護海洋權益;保護經濟活動的海上運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