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中華五千年 首部善終法

周希諴 |2011.03.30
866觀看次
字級

「不但如此,在你們祖孫三代通通簽名同意後,還要通過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開會討論並同意之後,才能正式執行『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

「ㄏㄚ-,那不是又要拖延更久?」

「對啊,那不是又要讓爸爸的受苦,拖延更久嗎?」王量的子女們,不約而同的皺起眉頭。

「我們會努力讓程序時間盡量縮短,向院方轉述你們的需求、且快速辦理!」

「怎麼這麼麻煩?我們之前為什麼都不知道?」

「以前沒有立法的時候,這些事情無法可管,但是今年一月十日立法之後,全國所有醫療機構跟人民,都必須遵守這條例了。」

後來醫院緊急召開了臨時醫學倫理委員會,發現王量的父親還沒有簽名同意,於是王家的子女們,又趕緊返回鄉下老家,才將所有人的簽名都簽妥完備。

但王量就在這些法定手續的完成過程中過世了,根本來不及等到「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的執行,讓家人最後的一片孝心無法完成。

後記:生前有表示 幫善終很大

王量的病情從清醒、罹病,然後急轉直下到昏迷、瀕死,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就算有再先進的醫學,也無力可回天。而王量的家屬在他過世前三星期,其實已經得知專科醫師的建議-考慮「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但家屬畢竟對於病人總是有著難以放手、不忍又不捨的心,於是又輾轉猶豫了一個多星期,才決定要「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

然而這時候,才是正式要進入法律所規定提出「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程序的開始,於是又要花費許多時間去完備祖孫三代的簽名同意,以及等待召開緊急醫學倫理委員會,並且必須取得會議同意之後才能執行「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

這樣耗費時日,結果就只能聽天由命,運氣不好的時候,就像王量一樣的結果,令家人遺憾、令醫療團隊唏噓不已。

所以,面對天有不測風雲,宿命無常的人生,再加上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今年首次頒布了「善終法」之後,假如想要求自己最好的善終之道,就是要在自己還清醒的時候,事先立下「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這樣才能夠確保在自己面臨重病末期、死亡已不可避免,卻又被急救插滿管子的時候,不必再經過本案例的複雜程序,而可以直接執行「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讓自己得善終、家人得平安。(下)

(作者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