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如此,在你們祖孫三代通通簽名同意後,還要通過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開會討論並同意之後,才能正式執行『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
「ㄏㄚ-,那不是又要拖延更久?」
「對啊,那不是又要讓爸爸的受苦,拖延更久嗎?」王量的子女們,不約而同的皺起眉頭。
「我們會努力讓程序時間盡量縮短,向院方轉述你們的需求、且快速辦理!」
「怎麼這麼麻煩?我們之前為什麼都不知道?」
「以前沒有立法的時候,這些事情無法可管,但是今年一月十日立法之後,全國所有醫療機構跟人民,都必須遵守這條例了。」
後來醫院緊急召開了臨時醫學倫理委員會,發現王量的父親還沒有簽名同意,於是王家的子女們,又趕緊返回鄉下老家,才將所有人的簽名都簽妥完備。
但王量就在這些法定手續的完成過程中過世了,根本來不及等到「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的執行,讓家人最後的一片孝心無法完成。
後記:生前有表示 幫善終很大
王量的病情從清醒、罹病,然後急轉直下到昏迷、瀕死,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就算有再先進的醫學,也無力可回天。而王量的家屬在他過世前三星期,其實已經得知專科醫師的建議-考慮「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但家屬畢竟對於病人總是有著難以放手、不忍又不捨的心,於是又輾轉猶豫了一個多星期,才決定要「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
然而這時候,才是正式要進入法律所規定提出「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程序的開始,於是又要花費許多時間去完備祖孫三代的簽名同意,以及等待召開緊急醫學倫理委員會,並且必須取得會議同意之後才能執行「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
這樣耗費時日,結果就只能聽天由命,運氣不好的時候,就像王量一樣的結果,令家人遺憾、令醫療團隊唏噓不已。
所以,面對天有不測風雲,宿命無常的人生,再加上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今年首次頒布了「善終法」之後,假如想要求自己最好的善終之道,就是要在自己還清醒的時候,事先立下「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這樣才能夠確保在自己面臨重病末期、死亡已不可避免,卻又被急救插滿管子的時候,不必再經過本案例的複雜程序,而可以直接執行「終止或撤除心肺復甦術」,讓自己得善終、家人得平安。(下)
(作者為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