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來,電視及報章都以極大篇幅報導各地天災人禍的消息,先是台中市的夜店大火,接著是日本的震災及衍生的海嘯、核災,甚至有好幾座火山也蠢蠢欲動。緊接著,這幾天新聞不段插播法英美聯軍出兵利比亞,到處烽火連天的戰亂令人憂心,據說各地醫院的精神科因而增加了不少病患。
面對這些災難新聞,以沉重心情過日子,不如以積極心態面對它,甚至動動腦想些解決方案,很可能會因此蹦出很棒的創新發明。台中的ALA夜店大火讓筆者聯想到幾年前北縣蘆洲的另一場大火,當時一對情侶爭吵後,竟焚燒停放在某社區騎樓的機車,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釀成數十人傷亡悲劇。筆者當時正好指導了聯合大學工設系一位聽障學生的畢業專題,面對悲劇新聞,這位聽障生聯想到:萬一自己碰到火災會是怎麼樣的一種場景?正常人聽得到鄰居呼喊逃命的警告,但聽障人士呢?火災警報幾乎都是透過聲音來傳播,聽障人士怎麼辦?
當時,藉由從事創新發明常用的劇本法,筆者與學生想像萬一碰上火災,因聽不到警告必然擔誤黃金逃命時間,聽障者恐怕來不及從門出去,而是要從窗戶跳出去…。問題是,緊張時刻上哪兒找逃生索呢?筆者與學生以教室裡的百葉窗簾當作發想標的,以SCAMPER創意技法裡的反向思考,想像將原本一段一段的百葉窗簾布,變成用一整條不間斷的窗簾布會是如何?如圖一所示,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種具緊急垂降功能的「逃生窗簾」真的被發明出來,不僅獲得了日內瓦發明展的銅獎殊榮,還獲俄羅斯大使邀請,赴該國位於日內瓦的使館接受頒獎,之後又在台北新一代設計展連獲兩個獎項。
這位全班唯一重度聽障生有著陽光個性,他認為自己比其他同學有優勢的是:沒有了「聽覺」,反而比別人更能用「視覺」取得勝利。他把自己天生的身體弱勢轉化為創新發明養分,原本睡覺時必須拔掉助聽器讓耳朵休息的不便與風險,反而成為他創意靈感來源,察覺到一般人所不能發現的不便,雖然這項發明最後並未真正商品化上市,但真人真事的故事,堪稱甚具啟發性的案例。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