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中科學班今年八月將再增加武陵、彰中、嘉中三所學校試辦,但未來能否免試直升大學?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為免科學班變質成為「變相升學班」,他反對為科學班學生設升大學的「直通車」。
吳清基表示,科學班設立目的在培養基礎科學人才,讓有潛力的高中生提早接受大學課程及教授指導,提升視野,重點在於課程內容,而非另建一套升學管道;教育部最近就科學班另設升學管道一事邀集學者研議,也未獲共識。
教育部從九十八年起試辦高中科學班計畫,共有建中、師大附中、新竹實中、台中一中、台南一中、雄中等六校參與,每校每年招生名額為三十名,如今這些學生已經進入高二下學期。
科學班的課程規畫,是在高一、高二先密集上完高中三年的課,高三則到合作大學修課,但若學生高三還要拚學測,如何能專注於基礎科研?吳清基認為,對這些程度好的孩子來說,只要課程安排得好,準備學測與到大學修課並不衝突。
吳清基也呼籲,學生及家長對科學班應有正確認識,不要把科學班當「醫科預備班」來讀,或成為變相的補習班,而是為將來有心投入物理、化學等基礎研究的孩子預做準備。
根據教育部目前規畫,就讀科學班的學生,高三仍需考學測或指考,但在第一階段的甄選入學階段,若申請基礎科學科系,只要提出科學班經歷,即可望獲得加分;此外,科學班學生赴大學所修的學分,即使未來就讀合作大學以外的學校,學分也均可獲採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