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日本地震引發台灣對海嘯的關注,成功大學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指出,台灣在民國九十年左右是地層下陷最嚴重時期,近年逐漸穩定,但去年再趨惡化,是否觸動第二波地層下陷值得探究。水利署等單位針對西南沿海下陷加劇,月底將開會研商因應方案。
成大防治團接受水利署委託分析全台地層下陷發現,彰化、嘉義下陷日趨嚴重,可能與天候異變、降雨減少及地下水使用缺乏管理有關,去年不僅下陷面積增加,更有向內陸延伸趨勢,一旦發生海嘯,後果不堪設想。
防治團指出,台灣九○年代因養殖業發達,造成沿海下陷;近年地層下陷的禍首則是工廠、農業、畜牧業等抽用地下水,也造成地層下陷往內陸移動。
防治團指出,彰化去年下陷面積(下陷超過三公分)達一三九平方公里,約是前年兩倍,「年下陷速率」也從前年五點七公分增加為六點四公分;下陷地區更由沿海地區漸向內陸移動,二林、溪湖與溪州原是點狀下陷,去年連成一大塊。
嘉義也不樂觀,前年下陷面積二十八平方公里,去年暴增至一百九十八平方公里,擴增六倍;年下陷速率也從四點六公分增為五點四公分
雲林原是西南沿海下陷最嚴重地區,防治團表示,水利署在當地進行一連串封地下水井等措施,產生效果,去年已從四百一四平方公里減緩到二六七平方公里,下陷速率也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