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綠有光

文/歐銀釧 圖/liebe |2011.03.14
921觀看次
字級

「我書讀得不多。我讀得最多的是棗子。一百多棵棗子,結實累累,每天它們都和我說話。今年,請試試看這些蜜棗會不會和你說話?」

每年這時候,在南方種棗子的阿素總是寄來她新採收的蜜棗,寄來問候,寄來早春的綠意。打開裝滿棗子的紙箱子,似乎聞到南方的空氣、植物的香氣,想見果實豐熟的景況。

「剛開始種棗子時,孩子天真,拿著尺丈量著棗子樹的身高。對著棗子樹輕聲的說:嗯!今天長高了零點零一,要繼續長噢!現在樹長高了,她開始量著棗子的大小,幫著包裝棗子,把它們放進防震的碎紙裡。時間過得真快,又是一年。」

阿素住在南方,全家都賴果園維生。她總在晨光裡起身,早餐後就開始下田,巡遍棗子園。小女兒也學著媽媽的模樣,貼近每顆棗子,和它們說悄悄話,和露珠玩耍。

「媽媽,這裡有一個微笑的棗子。」

孩子天真的話語,是她們全家人在果園裡的歡喜。每次阿素轉述這些有趣的談話,隔著電話,我似乎也走進那個充滿精靈的果園,找到她奇妙的生活場景。

陽光送暖,微風吹過,月光灑過,偶而有雨水洗刷。南方的果園有如一艘船,帶著她們和家人航行,依著果園過生活。花香,光影,河水,田野。阿素的日子簡樸而美好。

「選擇棗子,以淡:綠有光為佳,吃起來口感脆、皮薄多汁。春節時正逢蜜棗採收,正逢團聚時光,所以,這種果子又稱團圓果。想到我的果子和許多人一起團聚,也很歡喜。」

「今年,請試試看這些蜜棗會不會和你說話?」看著阿素信末的這句話,我想起夢破滅,身心受傷,緊閉心門不語的阿芳。於是,帶著阿素寄來的棗子,我到台北近郊,去按阿芳的門鈴。

沒有人回應。我想,她可能沒聽見門鈴聲,接著再輕按一聲。

三個月前來看她,她依然心緒滾滾,如江水往海洋而去。身心受創後,她的情緒急馳,尋不到彼岸。她把東西都送了人,搬離市區,一個人住在郊外老屋裡,不與外界往來。她把門窗都關起來了。後來聽說,她去看了醫生。

每次來看她,她的神思總在書頁間,一頁頁的翻動、急馳,思緒顛簸。有時抬起頭來已滿眼是淚,可能又想起難過的往事。她最喜歡在屋裡播放一段鋼琴音樂,音符浮動,那曲子有如一個問句,時不時就在我耳邊響起。

再按一次門鈴。我站在門口繼續等待。

過了五分鐘,她從二樓窗口喊著我的名字。

進了屋子。我把棗子禮盒交給阿芳。

「這是南方友人阿素新採收的棗子。今年她種出新品種,更加甜香清脆多汁。」

阿芳打開紙盒,十五顆棗子一顆顆排列著,散發著綠光。

她的嘴角牽動,一抹微笑在臉上。

這一刻,她在棗子裡停駐下來,那綠光帶著寧靜。

隔著一盒打開的棗子,我們就這麼對坐著。她一顆顆的數著。

翠綠的棗子有如穿越城市夢境的一封信,她細細的閱讀著。打量著每一顆。

約末有十多分鐘。「我們一起嘗嘗。」她洗了兩顆棗子,放在盤子上。我們就這麼吃起棗子。

「的確清甜,味道很好。」她說。

「這棗子來自燕巢,種棗子的朋友告訴我,燕巢特有的泥火山青灰岩土質養分,讓蜜棗擁有獨特的美味。每年十二月中旬到隔年的三月是蜜棗盛產時節。」

「噢!所以,土壤是美味的原因。」她再吃了一口。

「是的,土壤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好的土壤種不出美好的水果。」

「聽說燕巢有一個名叫『月世界』的地方?」她想起了更多記憶。

「那地方地表蒼涼奇特,有如人們想像中的月球。一路上還有太陽谷、烏山頂、雞冠山等泥火山岩惡地形景觀。也許找一天,我們去旅行?去看棗子樹?」

她不置可否。看著翠綠果皮裡的白色果肉。

我再說:「聽說,惡地形的土地含有鎂成分,植物吸收後會轉換成甜分,所以,種出來的果子特別好吃。」

她又不語了。我再談棗子:「棗子的果實是從花朵中冒出來。七月棗子開花時,阿素約我去看棗子花,可我錯過了。也許我們明年一起去?」

「這翡翠綠的色澤,有如綠寶石。」她沒正面回答,又問:「棗子怕冷嗎?」

「阿素說天氣愈冷,棗子脆度愈好。不過,冷過了頭,像這些天冷到十度左右,她夜裡都睡不好,輾轉反側,怕棗子凍著了。一大清早就急著採收。」

「噢!」她再打量甜香的棗子說:「淡綠有光,真是美麗的棗子。」

「小時候,我住在南方。許久沒回家了。我記得那時候家人挑棗子都說千萬不要挑深綠無澤的,不然吃起來會很澀。童年時不懂挑選,即使是深綠無澤的小棗子,只要是從母親手上遞過來的,嘗起來都是美味。」阿芳忽然說起很久之前的回憶。

這蜜棗真有如鑰匙。南方來的祝福棗子,原來是打開心田的果實。

「我喜歡這淡綠,喜歡這光。」她拉開窗廉,打開緊閉的窗。「春天真是乍暖還寒,希望這道午後陽光停留得久一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