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六龜訊】前年八月八日,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高雄市六龜區鄉代會前主席潘星貝一家人,放棄「本業」,發揮在職場累積的能力,全新全力投入重建工作,父親籌組重建協會、對外爭取經費;母親包水餃義賣;女兒處理各項公文、籌辦活動,他們與鄉親一起攜手,很快地讓重建進度步上軌道。
在莫拉克風災前,潘星貝擔任代表會主席,奔波為選民服務,妻子粘瓊云經營餐廳,大女兒潘怡禎擔任導遊。但是,莫拉克風災,一夕之間摧毀了新開部落,當時潘星貝與家人自製「死亡三十二人,SOS」的看板求助,潘星貝還匆匆寫下兩張求救信,交給搭直升機撤出的鄉民陳秀美帶下山求援。
持著一股助人的熱忱,潘星貝除了和國軍一起投入救災工作、將無處可去的村民聚集到家中安置,災後還「跳出來」,協調重建工作,他先是成立自救會,爾後又籌組「新開部落重建協會」。
一年半來,在潘家成員、協會義工努力下,重建工作已有成果,包括新開紀念公園正在進行中、法鼓山協助捐建的十九戶永久屋月底也將在六龜區動土、供人認養的「有機愛心農場」已上軌道、愛心水餃義賣廣受好評、台一百三十三線工程作業完成發包……。
擔任協會督導的潘怡禎說:「我最感動的就是紀念公園的成立和永久屋的定案」,新開部落罹難的二十八人終於可以永遠安息;不願搬離家園到杉林生活的居民,也將在幾個月後,住入由法鼓山提供經費建造的永久屋,安全地留在六龜,守護祖先打造的家園。
粘瓊云則望著僅存的房子表示,看到丈夫和女兒全心投入重建工作,自己要更認真包水餃,為社區重建盡一分心力,「最欣慰的是,一家人可以一起走這條漫長的重生路」。
潘家一家人認為,雖然天災浩劫無情,但也帶給人類無比的省思,只要能活下來,未來依舊充滿希望。
潘星貝指出,成立重建協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將大家重新凝聚起來,「不要散光光」,一起回復到過去那樣的光景,像以前一樣和氣、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