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使用化學劑殺蟲雖見速效,但蟲蟲會產生抗藥性。農委會農藥毒試所利用天然生物製劑,研發出黑殭菌、白殭菌、綠殭菌,專門用來對付蟲蟲和夜蛾,用途甚廣,而且不影響生態和食物鏈。
參加「BIO TAIWAN 2006台灣生技月」展示的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生物藥劑組組長高穗生昨日表示,在空氣中就有真菌孢子隨風飄散,因此使用大自然一物剋一物的道理,設法讓蟲蟲碰觸這些真菌,真菌便會在他們體內一步步啃噬,最後自然死亡。
高穗生解釋,黑殭菌、白殭菌、綠殭菌等皆屬真菌類,真菌接觸到蟲蟲時會鑽進蟲蟲體內,真菌一方面分泌真菌毒素,破解蟲蟲的免疫系統,一方面吸食蟲蟲的養分,蟲蟲接觸到真菌後,約五到六天自然死亡,全身呈黑色或白色或綠色(視接觸到的菌種),如同發黴般。
高穗生說,這幾年價錢非常好的宜蘭三星蔥,早年也是受到雜食性的甜菜葉蛾困擾,經使用綠殭菌及從染病蛾子身上分離出來的「甜菜葉蛾核多角體病毒」,經過培養後在田間噴灑,這種夜蛾晚上沾染到病毒後,第二天清早會從蔥管爬出來,傍晚就死了,一解蔥農心中的怨氣;由於宜蘭縣政府九十四年和九十五年分別撥款請農藥毒試所協助,效果好得不得了,最後反而得擔心盜賊晚上偷拔青蔥。
由於這三種殭菌製劑都是來自於大自然,而且是用「以菌製菌、以菌制蟲」的道理研發出來,所以根本不會污染環境,對食物鏈和人體也不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