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國佛光人賑災 熱食服務圓滿

心雲、心昇、心清 |2011.03.07
1452觀看次
字級


四位紐國青年,到佛光人賑災服務中心點燈,為罹難者祈福。圖/人間社記者劉盎齊


WTV二度採訪紐西蘭佛光人賑災中心,了解現階段救災任務,住持滿信法師接受採訪時感謝大眾對賑災中心的支持,不斷給予鼓勵和提供食物讓賑災活動更順利圓滿。圖/人間社記者心雲



【人間社記者心雲、心昇、心清綜合報導】紐西蘭警方證實,第二大城基督城二月下旬發生的強烈地震已經奪走一百六十六條人命,警方六日解除對基督城市中心災區的部份封鎖措施,允許一些居民和店家重返毀損的家園;這是基督城強震侵襲後,災民首次獲准回家。

各種關懷服務 媒體注意

紐西蘭佛光人賑災服務中心自大地震以來,提供各種關懷服務引起媒體注意,紐西蘭唯一的中文台WTV,四日一早至佛光人服務中心了解賑災情況,如:熱食供應、獻燈祈福、誦經超薦等,以及各地團體贊助的食物。

紐西蘭南北島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接受採訪時,感謝不少社會團體對賑災中心的支持,紛紛捐贈食品、蔬菜、水果協助賑災,讓更多災民受惠,讓賑災活動更順利圓滿。

在連續開放的日子,賑災中心總共提供數千份的熱食、大量的飲用水及日常醫療用品,而且南島佛光山將於本月底舉行梁皇法會以安撫生還者及超薦罹難者。

外交部長兒子也當義工

紐西蘭外交部部長夫人Chansuda Gibson,四日偕同兒子Harry、Dean及朋友等,一行八人至南島佛光山為地震罹難者點燈祈福,並以巴利文誦經回向給亡靈。

原籍泰國的Chansuda,半年前移居紐西蘭基督城,地震發生後住家變成外交臨時辦公處,讓二十五名外交官安心處理災後狀況。

Chansuda分享地震發生前一小時,她和同修每天中午會散步去市中心喝咖啡,當天卻臨時起意到南島佛光山滴水坊,沒想到發生六點三級大地震,她感謝佛菩薩加持,讓一家人平安無恙,劫後餘生使她更堅定對佛教的信仰。

跟隨母親前來獻燈的小兒子Dean今年十二歲,表示願意在學校停課期間留在佛光人賑災中心協助發放熱食,為這次地震盡一份心力。

紐西蘭佛光人賑災服務中心為期兩周的熱食提供服務,已於七日圓滿。七日一早,住持滿信法師親自下廚,與香積菩薩共同服務眾,為大眾帶來驚喜,為最後一天熱食提供畫下圓滿句點。

災民感謝佛光人的服務

幾乎全盲並曾參與越戰的TerrenceO'Brien在地震中失去家園,他每天前往佛光人賑災服務中心用餐,他感激佛光人在這段非常時期為大眾提供基本飲食和心靈輔導。

四名因地震導致家中斷電的紐籍青年,六日騎單車到佛光人賑災服務中心用餐,表示一踏進道場就感覺非常自在舒服,義工熱情的招待更讓他們感覺溫馨。隨後前往如來殿為地震中罹難的親友獻燈,四位青年感謝佛光人為災民所提供的服務。

另外,北島佛光中華學校校長盧淑真,五日於「師父時間」課程,跟學生講解南島基督城大地震之情況,並說明賑災捐款之意義。隨後,學員至大雄寶殿的「為南島基督城大地震追思祈願牆」,獻上祈願祝福卡,願生者身心自在、平安吉祥;願亡者得以安息、往生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