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賞魚 原味十足

派翠西亞 |2011.03.05
1073觀看次
字級

初見達娜伊谷的照片,人人為之驚豔不已,而春光明媚時節前往旅遊,沿途的景色尤為秀麗。

往山美村的山路可媲美北宜公路的九彎十八拐,開車前往應小心謹慎。到山美派出所前,路旁會有標誌提醒遊客應辦入山證,只要持相關證件,大人十元,小孩免費,很快就能辦妥入山證。

歌舞美食 傳統風味

從山美派出所前行,很快地,就能抵達於民國八十四年成立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停好車,便可從停車場旁的鄒族餐廳,聞到陣陣香味,喜歡原住民風味餐的人,在此可以吃到道地的「原」味美食。

鄒族人生性熱情,更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達娜伊谷的原住民歌舞秀十分歡樂,遊客雖然聽不懂鄒語,但觀賞鄒族人不分大人小孩,穿著鄒族傳統服飾,個個明眸皓齒、俊朗嬌美,展開笑容跳著熱情的迎賓舞蹈,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誠意。

綠樹成蔭 繁花生春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園區,開放時間從早上八時到下午五時,所以原住民歌舞秀平日分早上、下午各一場,假日下午可能會多一場(時間以現場公告為主),但全部都會在天黑前表演完畢,讓山谷回復平靜。

前往達娜伊谷溪賞←魚,沿途綠樹成蔭,可遮陽蔽日,走起來並不會太熱太累,時序若進入五月,沿途還可發現桐花的蹤跡││雖然不多,還是教遊客感到驚喜。不少遊客為享受餵魚的樂趣,會先在管理站買一包十元的魚飼料。

保育←魚 餵食有道

不過據了解,←魚保護區內,為了保護魚兒免受驚擾,同時也為了保持溪水清澈,隨時有保育員在場,禁止遊客餵魚(餵園區內販售的專用魚飼料則不禁止)、下水玩耍,非常堅持環保概念,事實上,達娜伊谷也是經過山美鄒族人多年努力,才有如今的美麗面貌,所以前往旅遊的遊客,務必要遵守保育員的指示,才不辜負山美鄒族的一番苦心。

沿溪走半個多小時,當溪水淙淙的聲響傳入耳際,就代表距離賞魚區不遠了。達娜伊谷溪源於中央山脈棚育山和棚磯山西側的稜線,短短十八公里,高度由海拔二○○○多公尺的發源地,降至五○○公尺的達娜伊谷,溪中魚、蝦豐富,不但是鄒族的聖地,更是高山←魚的原鄉。

空山鳥語 靜賞游魚

第一賞魚區內,清澈的溪流,壯觀的谷底,古色古香的木橋及木棧道,詩情畫意的畫面呈現眼前,令人心曠神怡。不過,近年達娜伊谷漸為人知,連續假日人潮頗多,有時無法靜靜的享受大自然洗禮,傾聽溪水的潺潺聲,以及魚兒戲水的潑灑聲,若是平日來此造訪,則可靜靜觀賞溪中←魚閃著不同的色澤,穿梭追逐嬉遊於溪中,可說是洗滌心靈的無上享受。

離開第一賞魚區,繼續往第二賞魚區前行,沿著溪畔而行,剛開始必須爬不少階梯,還要走過一座達娜伊谷吊橋,但路徑還算平整,走到最後,路愈來愈不平,甚至必須踩著鵝卵石,左跳右跳的,才能到達第二賞魚區。

清風徐來 塵囂一空

大約走了三十分鐘,抵達位於下方溪谷中的第二賞魚區,走過一堆鵝卵石,終於摸到清澈沁涼的溪水,水流輕唱,不時傳來婉轉鳥啼,山谷中的正午,即便是烈日當頭,因有清風徐來、溪水冰涼,煩躁全部一拋而空,有人乾脆躺在溪流中大岩石上睡上一覺。

再往山裡走,沿途有很多麵包樹、木瓜樹、香蕉樹……,還有很多昆蟲、枯葉蝶,以及蜥蝪等爬蟲類,林相、景致和前段略有不同。第三賞魚區隱藏在山裡,人煙罕至,限於時間我們並沒有走到該區就折返了。回程部分爬坡路段較辛苦,遊客不妨自行估量體力,提早折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