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艦隊二日進入地中海向利比亞海岸逼近之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二十八個國家成員目前對於是否對利比亞動武,仍意見分歧。而部分國家因應利比亞緊張情勢,已派艦準備加入北約特遣艦隊或執行撤僑任務。
美國兩棲攻擊艦「基爾賽號」與兩棲船塢運輸艦「龐賽號」二日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並駛向利比亞外海。該艦隊可執行人道援助,或是軍事行動。
中籲外交手段解決
美國和英國已表示可能設置「禁飛區」,以防止格達費空襲抗議民眾,而且該行動並不一定需要聯合國下令。不過中國二日表達類似俄羅斯的立場,暗示反對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
中國從一日起擔任本月的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中國駐聯合國大使李保東表示,迄今為止,在利比亞設禁飛區只是聯合國大廈走廊裡流傳的一種想法,沒有任何國家要求安理會討論這個問題。他並暗示,如果反叛者跟支持格達費的武裝力量繼續戰鬥下去,中國將反對在利比亞設禁飛區。他說中國堅持三項「原則」,一應以外交手段解決利比亞危機,二尊重利比亞的領土完整,三是注意和尊重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的意見和立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一日也表示,在利比亞設禁飛區「毫無必要」,國際社會必須充分實施安理會通過的制裁決議。
土耳其斥動武荒謬
此外,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北約會員國土耳其,已表明堅決反對動武,並斥為荒謬之舉。而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大使會議中,法國也表達「不願」動武。
法國外交部長朱佩警告,一旦動武可能迫使阿拉伯人民轉而反抗歐洲。他堅持任何行動,包括在利比亞領空執法,都必須先獲得聯合國授權。
美:禁飛時候未到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二日在參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中表示,對是否以武力介入利比亞局勢,各方仍無一致意見,美國必須與夥伴及盟邦密切合作,以找出最佳解決之道。
她強調,阿拉伯聯盟雖然希望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下台,但阿盟的聲明卻反對任何外國勢力介入利比亞內部事務。至於在利比亞境內畫定禁飛區,希拉蕊承認「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設立禁飛區、執行禁航任務,必須考慮很多的因素,包括困難度、維持成本與執行方式。
其他已派艦駛向利比亞的國家,還包括英國「西敏寺號」巡防艦、法國「米斯特拉爾號」直升機航空母艦和一艘巡防艦、加拿大「查洛城號」巡防艦,以及南韓「崔瑩號」驅逐艦;另外,義大利亦已允諾派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