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生命的演出

覺霖 |2011.02.27
839觀看次
字級



植物具有生命力及自然美,不但可以綠化、淨化、美化,又能提升生活環境的品質,雖是「無言的生命」,卻是「有心的生機」,不管是森林、景觀或庭園,隨著四季而有不同的變化,春天嫩芽初發,展現蓬勃生機;夏天綠意盎然,充滿朝氣;秋天風葉露穗,激盪豐收的喜樂;冬天雖是枯枝寒樹,卻有蕭瑟之美。植物,將四季點綴得風光灼華,讓人感動。

叢林之美

釋迦牟尼佛在無憂樹下降生,在菩提樹下開悟,在須菩提樹下宴坐,最後於娑羅雙樹間涅槃,一生與林木有很深的因緣。佛陀時代,森林是出家人居住、禪觀冥思的修道場所,可使修行者身心寧靜,進而耕植智慧種子。森林生活之體驗,對修道者有非常大的幫助。

中國以「叢林」稱呼寺院,《大智度論》卷三云:「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樹木聚集之叢林。」馬祖道一禪師開創叢林後,百丈懷海禪師立下一套極有系統的規矩,即所謂的「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

百丈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普坡作務精神,其他如黃檗開田、仰山除草、桂琛篩穀作米、布袋插秧等禪宗公案,以及「冬瓜直儱侗」、「出草入草」、「黑豆勘定」等禪門用語,皆與農林有關,在在顯示出叢林生活教育和農禪作務的緊密關係,甚至發展到後來,叢林四十八單職事中,更設有專門管理農圃及莊園的「園頭」和「莊頭」等職,以出坡作物來勘驗修行,借花草樹木作為參究對象。

園藝生態

佛光山園藝一職就是園頭,除了尊重自然、維護生態,更重要的是,把一花一木都當成修道的助緣。二○○七年,星雲大師指示禪講師研究院承擔此職,秉持過去傳統出坡作務精神,藉此行單來體驗修行。

培苗、育苗、照護是園藝功課之一,每當重要節慶如春節、水陸法會、浴佛法會等所呈現的園藝景觀,都是園藝組在佛光山普賢農場所培育的花苗布置的。培苗首要工作是要選擇好種子,配合環境、土壤、澆水方法、施肥方式育苗,再加上修剪要領、時機及愛心等條件,最後才能長出好的花木。其中最重要的是,照顧者必須用心耕耘,借花草樹木善耕心田。園藝是綠化環保不可缺少的一環,更是種植福田、長養功德的道行。

生命禪宴

普賢農場每年都有盛紅的花劇上演:海棠,如豔抹盛妝的時髦女子;一串紅,似穿著相同服裝的美麗女郎,角逐選美冠冕寶座

;鳳仙花,雖有文雅之名,卻如菜市場忙亂的女人家;矮仙丹,好比傳統內斂的夫人,朱顏煥發

;高高在上的火焰木,則帶點孤芳自賞的模樣。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生命開展,有的柔弱,必須特別照顧;有的生命力強,順應生滅,自榮自枯。照顧花草的生死,猶如照顧人的生死,能悟出佛陀所說的平等性,唐朝龍牙禪師云:「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寓意深刻。

大自然界裡,有枯有榮,有生有滅,樹木花草是無言的身教禪師,告訴吾人,只要活在當下,善耕心田,就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