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張雅雯
淚水不只是人際間動之以情的武器,對於眼睛來說,淚水提供營養、抗菌的物質,以保護角膜、結膜的健康,並維持角膜光滑的鏡面,即使自豪不愛哭的人,眼睛其實時刻都在分泌淚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角膜上有一層三明治般的結構,稱為淚膜,由內而外包括與角膜相連的黏蛋白、水分以及脂質三層。占最大部分的是水分以及不同類型、濃度的黏蛋白,隨著愈靠近角膜,黏蛋白的濃度愈高,這是為了製造一個能夠與水分相吸的表層,讓淚水可以平鋪在眼球表面;最外層的脂質,則有助於減緩淚水蒸發的速度。
保護眼睛健康
淚膜擔大任
淚膜是保護眼睛的機制,因此當汙垢、灰塵等刺激進來,眼睛會大量分泌淚水清理異物;正常淚膜也能確保影像清晰,讓眼睛保持平滑和濕潤。一般人每次的眨眼,就是讓眼睛再次製造淚膜覆蓋在眼球表面,讓淚水得以通過上下眼簾邊緣的小洞流出,直到淚膜逐漸變薄、水分蒸發後,身體就會自然做出眨眼的反射動作。
馬偕醫院眼科醫師鄭惠川表示,淚膜變薄的過程稱為「淚膜破裂」,但是若眼睛無法製造足夠的淚膜來保持眼睛濕潤,或者淚膜成分不正常、角膜受損害讓淚膜無法順利附著,導致淚膜在眨眼前就已加快破裂,使得眼睛無法保持正常濕潤,就會出現乾眼症。
因此乾眼症的定義,指的是淚液和眼睛表面的一種多原因的疾病,主因之一來自淚水製造不足,另一個因素則是淚水揮發太快。患者會產生乾澀、畏光或痛感等不適的症狀,久了會導致干擾視力和淚膜的不穩定,有傷及角膜、結膜的風險,常合併淚膜滲透度升高和眼球表面的發炎。
生活習慣改變
患者年輕化
蔡景耀表示,淚水製造量變少除了年紀大導致功能逐步退化,也與全身性的疾病相關,如有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此外,服用部分抗憂鬱、抗組織胺藥物也可能影響淚水製造量;長期使用隱形眼鏡、嗜好菸酒,也會影響淚水正常分泌。
淚水揮發太快則與淚膜結構受破壞有關,比如慢性結膜炎等眼疾的分泌物,會破壞脂質,使得防止淚水蒸發的保護機制受影響
;而現代人長期在冷氣房中,又長期盯著電腦或電視螢幕,沒有適當眨眼,加上空調加速水分蒸發,都使得眼睛無法跟上淚水揮發的速度。
鄭惠川表示,過去乾眼症的確比較常見於老年人與停經後婦女,但電腦普及、長期待在空調室內、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等,這些生活習慣皆使得乾眼症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推估每年約增加至少一成患者。
點人工淚液外
作息也要改
乾眼症的症狀包括乾澀、灼熱感、搔癢、異物感、疲勞、畏光和視力模糊,如果本來有戴隱形眼鏡者,會感覺眼睛的耐受性降低,鄭惠川指出,患者在下列三種狀況時,症狀會更加劇烈:傍晚及夜間時;從事閱讀、開車等需要專心用眼時;曝露在惡劣的環境下。
診斷的步驟主要有三方向:淚膜崩解時間是否不到十秒、角膜結膜染色觀察、基礎淚液分泌試驗。鄭惠川表示,乾眼症分為四級,由於眼睛是很敏感的器官,因此除了自體免疫疾病造成的乾眼患者或極度忽視眼睛健康的人,有可能落在比較後面的等級,多數患者都能早期就醫。
治療乾眼症必須對症下藥,蔡景耀表示,除了點人工淚液,還要搭配改變導致乾眼症的壞習慣,因此作息上應避免菸酒、充足睡眠,減少隱形眼鏡的配戴,看電視、電腦或閱讀時應適時休息,提醒自己多眨眼睛;在有空調房裡上網時,可以放一盆水增加空氣濕度;遠離風沙過多的環境。若是因其他眼疾或身體疾病所引起,則必須先控制疾病,乾眼症才能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