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歷史經驗顯示,在全球各地造成極端氣候型態的「反聖嬰現象」恐持續至第二季,糧食價格也有進一步上漲、再飆新高的可能。
澳洲爆發洪患,嚴重乾旱威脅美國農作物生產,專家表示都是反聖嬰現象作怪。
由八種期貨組成的標準普爾GSCI農業指數去年六月起狂飆,同時南方震盪指數的氣候形態顯示,由「聖嬰現象」反轉為「反聖嬰現象」。南方震盪指數為+8,顯示氣候形態為反聖嬰現象,若指數為-8,屬聖嬰現象。
糧食價格大漲通常出現在聖嬰與反聖嬰現象高峰,例如二○○四年五月、二○○六年四月與二○○八年二月。
美國氣候預測中心上周指出,預測氣候型態的電腦模式絕大多數均顯示,反聖嬰現象影響北半球將持續至春季。
美國Commodity Weather Group上月發布報告指出,反聖嬰現象將持續發威至八月,中國與美國的玉米、黃豆恐歉收。
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資深經濟家阿巴斯安指出:「大自然主宰一切。氣候若未回歸正常,我們將進一步消化庫存,意味糧價將持續飆高。」
彭博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推估,全球玉米、黃豆、小麥、咖啡、糖與玉米庫存本收成季結束時將較上一收成季減少百分之十,創下二○○七-二○○八年來最低水準,而當年糧價高漲,導致海地、墨西哥與埃及等世界各地動亂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