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芝加哥小麥期貨上漲,中國鄭州的小麥期貨飆上紀錄新高,中國小麥主產地旱情嚴重,市場預期中國身為全球最大的小麥消費國,料將擴大小麥進口,影響所及,進口商紛紛搶購小麥進行囤積。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T)五月小麥期貨盤中一度上漲百分之一點七,每英斗報九點一三七五美元,創下二○○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來最高價位;鄭州商品交易所九月小麥期貨盤中一度狂飆百分之三點七,每公噸寫下三千一百一十元人民幣(四百七十一美元)歷史新高。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指出,中國主要小麥種植地區的降雪,對緩解中國旱情作用有限。
中國國家防總副總指揮陳雷在十二日的公告中指出,由於氣溫回升,冬麥需水量增大,受旱面積仍呈擴大態勢。
全球首大小麥進口國埃及與孟加拉上周相繼宣布標購小麥。
雪梨澳洲國家銀行商品銷售部門主管畢茨指出:「中東國家開始標購小麥,凸顯中期需求,美國小麥極具競爭力。」
埃及商品供應總局副主席諾曼尼十一日指出,埃及同意標購澳洲、美國和加拿大軟麥十七萬噸。
孟加拉國家糧食局十日宣布,計畫進口五萬噸小麥和三萬噸預熟米(parboiled rice)。